1.肺阿米巴病(Pulmonary amebiasis) 肺阿米巴病多为阿米巴肝脓肿穿破膈肌所致,可在肺内形成数毫米至10cm的脓肿结节,临床特征为发热及咳果酱样腥臭味的痰,组织学脓肿中央为含炎症细胞及滋养体的坏死组织碎屑,脓肿壁可见滋养体及多量急性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在痰、胸腔积液或肝吸出物中查见滋养体即可确诊。镜下,滋养体直径10~60μm,由于胞质内含丰富糖原,PAS染色呈强阳性,但不能清晰显示其胞质及核的微细结构,而HE染色效果好,易辨别。滋养体通常圆形,胞界清晰,胞质嗜双色性,空泡状或含红细胞,核小而圆,染色质细腻,核仁居中。与巨噬细胞相比,滋养体有较厚的胞膜及细小的中央性核仁,铁染色也有助于鉴别。
2.肺弓形虫病(taxoplasmosis) 肺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所致的肺部炎症。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猫或某些猫科动物体内。人食入猫粪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未经煮熟的肉类而被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称为先天性弓形虫病。播散性弓形虫病常见于新生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AIDS患者及骨髓或干细胞移植者,超过70%患者可累及肺,一些患者中显著的特征为脓胸或胸腔积液,并可能致死。临床上,肺弓形虫病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发热。影像学提示弥漫性肺泡及间质浸润,局灶性肺炎偶见,罕见空洞。尸检显示肺重度充血,重量平均可达2000g。切面可见点状出血及局灶区实变。镜下,肺组织内见广泛的凝固性坏死及肺泡腔纤维素性渗出。多数肺泡塌陷,内见含大量弓形虫滋养体和(或)包囊的细胞。肺间质内多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HE染色可见细胞内丰富的速殖子,PAS及银染也可呈明显阳性。诊断依据包括肺组织内查见特征性的细胞内速殖子,DNA探针、PCR扩增及血清抗体试验也有助于诊断。
3.肺疟疾(pulmonary malaria) 肺疟疾是指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肺损伤,是疟原虫全身损害的肺部表现。恶性疟原虫感染可导致肺水肿,部分患者可致急性肺功能不全。肺的间日疟原虫感染则发病急,进展迅速并可致死。疟原虫经蚊虫叮咬感染人体后寄生于红细胞,并在其内生长、发育及繁殖,破坏红细胞并释放细胞毒物质,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而形成肺水肿、肺动脉高压,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或胸痛,甚至呼吸衰竭。显微镜下,出现严重肺水肿、毛细血管充血、透明膜形成及肺泡隔增厚,并出现吞噬疟色素的巨噬细胞,偶见含疟原虫滋养体的红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红细胞内疟原虫滋养体表现为粗大紫褐色的茂氏点(Maurer’s dots)典型临床症状患者的诊断并不困难,血、骨髓或痰涂片染色找到疟原虫可确诊。
4.肺滴虫病(trichomoniasia) 肺滴虫病罕见,为口腔毛滴虫感染下呼吸道所致。多数患者具有基础性肺疾病,导致局部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滴虫乘机入侵并繁殖,引起肺部炎症。由于感染都发生于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很难确定其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在坏死及其周围组织内可查见病原体。
5.锥虫 锥虫是人和家畜重要的寄生虫之一。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锥虫有:罗得西亚锥虫、冈比亚锥虫、克鲁斯锥虫(trypanosoma cruzi)等。前两者主要流行于非洲各地,引起所谓的非洲睡眠病;后者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特别是巴西),引起美洲锥虫病,即Chagas病。中国至今未发现人体锥虫的病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