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抑制药的广泛应用和AIDS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流行,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其病死率较普通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病死率高。其他导致真菌易感因素还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肺疾病、糖尿病、尿毒症、营养不良及烧伤、腹部手术等。真菌到达肺组织后,感染或局限或播散,从而引起严重的病症,并可致死。诊断时必须常规行真菌染色及其他病原体染色。
真菌为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生物,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或两者兼有。自然界中真菌种类达100多万,但已知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仅约150种。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抑制药的广泛应用和AIDS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流行,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其病死率较普通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病死率高。其他导致真菌易感因素还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肺疾病、糖尿病、尿毒症、营养不良及烧伤、腹部手术等。患者因吸入环境中含真菌的飞沫而感染。真菌到达肺组织后,感染或局限或播散,从而引起严重的病症,并可致死。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为曲霉菌,其次是隐球菌及念珠菌。
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正常免疫力人群,其组织学反应也相异。可能表现为炎症反应轻微甚至缺乏,也可能无肉芽肿形成。此外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诊断时必须常规行真菌染色及其他病原体染色。
目前,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分离培养、组织学依据及分子诊断技术。真菌分离培养虽然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敏感性较差且费时长。组织切片中发现真菌病原体可提供感染的确凿证据,同时还可显示其他真菌、病毒、细菌等多重感染。组织内,真菌多表现为菌丝、芽酵母样、球形内孢子形成,或多种形态共存。由于各种真菌形态学表现各异,经过组织切片的HE染色或特殊染色技术,镜下即可辨别多种真菌(表6-1)。其他的诊断方法还包括血清学检测真菌抗原及其代谢产物、免疫荧光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