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OOP/COP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名称,OP作为对应的组织学类型,为什么没有选择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来表示其组织学类型,是因为BO是独立的组织学改变,可以伴/不伴OP,可以有/无影像学改变,COP中恒定有OP改变,但可以很难发现BO的改变。有较多病理学家对COP归类于IIP此有不同意见,因为该病变的影像学及组织学改变不同于一般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Epler(1985年)首次用BOOP的名称描述一种临床病理过程,这和Davison在1983年介绍的临床疾病COP是同一种病变。该病变是一种以气腔内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远端细支气管腔、肺泡导管和邻近的肺泡腔。BOOP/COP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名称,OP作为对应的组织学类型,为什么没有选择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chiolitis obliterans-organizing pneumonia,BOOP)来表示其组织学类型,是因为BO是独立的组织学改变,可以伴/不伴OP,可以有/无影像学改变,COP中恒定有OP改变,但可以很难发现BO的改变。另外BO还可用来表示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和管腔狭窄,而不仅只表示细支气管内机化物阻塞。COP作为独立的临床病变,有其特征性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改变,OP作为组织学改变,不仅存在于COP中,更多地合并存在于各种疾病中,如:在NSIP、过敏性肺炎、嗜酸性肺炎、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经常看到OP改变。各种感染、毒物和炎症都可产生OP改变。流行性感冒、军团菌病及其他普通肺炎、肿瘤或异物吸入导致近段近端支气管堵塞,也可引起远端肺组织OP改变。有较多病理学家对COP归类于IIP此有不同意见,因为该病变的影像学及组织学改变不同于一般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