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耳蜗放大器的空间分布

耳蜗放大器的空间分布

时间:2024-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耳蜗放大器在蜗内的空间分布具有频率特异性。对外毛细胞局部选择性破坏的实验提示,对行波的放大作用发生于BF部位靠蜗底侧的一段区域。据推测,对应于特定频率的耳蜗放大器分布于BF部位蜗底侧距BF部位0.5~1.3mm的区域。而通过对基底膜振动单点测量所得数据的推算,耳蜗放大器的空间分布为从BF部位向蜗底和蜗顶两个方向延伸的一段区域。

图7-9 耳蜗放大器的空间分布及对基底膜行波的放大作用

耳蜗放大器在蜗内的空间分布具有频率特异性。对外毛细胞局部选择性破坏的实验提示,对行波的放大作用发生于BF部位靠蜗底侧的一段区域。据推测,对应于特定频率的耳蜗放大器分布于BF部位蜗底侧距BF部位0.5~1.3mm的区域。图7-9示基底膜上的“主动”区域如何向行波输入能量而使其振幅增大、调谐变得锋锐。根据耳蜗功率流和机械阻抗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耳蜗放大的区域应从BF部位向蜗底侧延伸1~2mm的距离。而通过对基底膜振动单点测量所得数据的推算,耳蜗放大器的空间分布为从BF部位向蜗底和蜗顶两个方向延伸的一段区域。在栗鼠耳蜗BF=9~10kHz的相应部位上,基底膜振动放大的频率范围从BF以下1/2倍频程至BF以上1/3倍频程,其相应的部位为BF相应部位向蜗底侧1.3mm至向蜗顶侧0.8mm,长约2.1mm。

近年有人直接测量了豚鼠和栗鼠基底膜对单频纯音反应的纵向空间分布,发现非线性增长的区域在特征部位两侧大致对称分布。在豚鼠非线性增长局限于以特征部位为中心的1.25mm区域。在栗鼠在BF为 15kHz处约为2mm,在BF为5.5kHz处约为3.5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