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入神经纤维的放电率

传入神经纤维的放电率

时间:2024-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显示,听觉传入神经纤维的自发放电率与其阈值呈负相关,即高自发放电率的纤维的反应阈值最低;反之,低自发性放电率的纤维的反应阈值最高。一个内毛细胞可与多达20根听觉传入神经单纤维形成突触,即使是来自同一个内毛细胞,各根传入纤维也可以分属不同的自发放电类型,自发性放电率和阈值也都大不相同。特征频率为1 100Hz的传入神经纤维的放电率随着刺激声强逐渐增多并渐趋饱和,动态范围约为30dB

大多数初级神经元的最大放电率高于神经元自发放电率20~30dB的水平,但听觉传入神经单纤维的强度动态范围为20~40dB(图17-5),而行为听觉的强度范围大约120dB。那么听觉传入神经对如此大的强度范围怎样进行编码呢?显然,依靠单根纤维的独立工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听觉传入神经纤维可按其自发性放电率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类。低于0.5次/s的是低自发性活动纤维;在0.5~18次/s之间的为中自发性活动纤维;而高于18次/s的是高自发性活动纤维。研究显示,听觉传入神经纤维的自发放电率与其阈值负相关,即高自发放电率的纤维的反应阈值最低;反之,低自发性放电率的纤维的反应阈值最高。听觉传入神经纤维的阈值分布范围很广,这种分布特点是听觉传入神经实现强度编码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个内毛细胞可与多达20根听觉传入神经单纤维形成突触,即使是来自同一个内毛细胞,各根传入纤维也可以分属不同的自发放电类型,自发性放电率和阈值也都大不相同。阈值的差异使这些纤维具有不同的工作范围,由此奠定一个实现大范围强度编码的解剖与功能基础。随着内毛细胞兴奋程度的提高,高自发性放电率、低阈值的神经纤维先激发,并且先达到饱和,紧跟着是中自发性放电率神经纤维,最后是低自发性放电率神经纤维被激发,并达到饱和。于是不同的神经纤维形成反应强度动态范围的接力赛,克服了单根神经纤维动态范围的局限性。

图17-5 单纤维放电所对应的声强动态范围

特征频率为1 100Hz的传入神经纤维的放电率随着刺激声强(40~60dB)逐渐增多并渐趋饱和,动态范围约为30d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