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1.听力下降 排除其他原因发生的双侧感音神经性聋,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进展缓慢。一般双耳同时受累,亦可两耳先后起病,或一侧较重。听力损失大多数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主要表现为感音性老年性聋。同时伴有言语识别能力明显降低,在部分患者,言语识别力可较纯音听力下降更为严重,并且往往是引起患者或家属注意的第1个症状。老年性聋具有重振现象,即老年聋患者对低声言语听不清,如对话者提高嗓门,又觉得很吵。
2.耳鸣 大多数老年性聋患者伴有耳鸣,开始为间歇性,仅于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可为持续性。在喧闹或工作时耳鸣消失或显著减轻。耳鸣多为高调;部分为搏动性耳鸣,可能与合并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
3.眩晕 部分老年性聋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眩晕,这可能与前庭系统老化、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平衡功能障碍有关。
(二)辅助检查
一般老年人鼓膜浑浊、内陷,偶有钙化斑。纯音测听检查听力曲线类型不同,较常见的有陡降型、缓降型、平坦型,偶可见盆状、马鞍形及上升型等。阈上功能检查,当耳蜗病变严重时重振试验阳性。言语试验示言语识别力下降者较多,与纯音测听的听力下降程度通常不一致。
(三)诊断
老年性聋的诊断并不困难。一般老年人发生的、排除其他疾病的双耳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然而老年性聋发生的具体年龄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老年性聋遗传易感性的存在,40~50岁的中年人也可以提前发生老年性聋,这与老年性聋遗传易感者听觉系统提前老化有关。诊断中可结合其他器官衰老现象综合考虑。
(四)鉴别诊断
需与药物性耳聋、噪声性聋、梅尼埃病、耳硬化症、鼓室硬化、中耳粘连、听神经瘤及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等鉴别。
(五)预防和治疗
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延缓听力下降的发生、发展,如针对老年性聋遗传易感者有效的预防手段包括:①注意饮食,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戒烟酒,防治心血管疾病;②避免接触环境噪声;③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④保持心情舒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等。有关治疗方面,目前较为有效的为佩戴适合的助听器,与患者交谈时,言语尽量缓慢及清晰。对于重度或极重度老年性聋的相对年龄较轻的患者,人工电子耳蜗可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目前疗效尚不确定。
老年性聋是自然衰在人体生活进程中的一种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