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时间:2024-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生理检查证实其有左侧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缓,Holter检查示24小时内发生3次长间歇,分别为4.5秒、4.8秒、6秒,长间歇内无P波存在。该患者症状明显,心率明显缓慢,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首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以纠正心率,故选D。电生理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

1.正常人群HV的数值范围为

A.25~45毫秒 B.35~55毫秒

C.45~65毫秒 D.55~75毫秒

E.65~85毫秒

2.下列不适于电复律的是

A.阵发性心房颤动 B.急性心房颤动

C.持续性心房颤动 D.孤立性心房颤动

E.永久性心房颤动

3.对VVIRV起搏器编码描述正确的是

A.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无多部位心室起搏

B.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有多部位心室起搏

C.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D.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E.心房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4.下列哪项不属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

A.心动过速可被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

B.心房程序电刺激时存在“跳跃现象”

C.心室激动顺序正常

D.逆传心房激动顺序异常

E.心动过速起始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

5.下列关于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因大多可经静脉注射维拉帕米而终止,也被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B.因为与左后或左前分支的Purkinje纤维有关也被称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C.其发生机制是折返性机制

D.以左后分支相关的起源占绝大多数,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

E.以左后分支相关的起源占绝大多数,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右偏

6.男,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硝酸酯类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洋地黄类

E.胺碘酮

7.女性,40岁,心悸胸闷半年,1个月前晕厥2次,来院时心率50次/分,阿托品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节律。最好选用何种治疗

A.异丙肾上腺素滴注 B.阿托品静脉滴注

C.麻黄碱 D.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E.安装临时起搏器

8.洋地黄中毒时心室率小于40次/分,应选哪项措施

A.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 B.用利多卡因

C.电复律 D.静滴氯化钾

E.苯妥英钠

9.关于典型性心房扑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也被称为三尖瓣以下腔静脉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B.心电图可见快速、规整的锯齿形心房波

C.心房波在Ⅱ、Ⅲ、aVF和V1导联均直立

D.心房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在V1导联倒置

E.心房波可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V1导联直立

10.男性,70岁,突然晕厥,查体神志淡漠,血压90/60mmHg,心率38次/分,四肢湿冷,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首选治疗方法

A.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B.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C.阿托品静脉滴注 D.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1.抗凝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的INR值为

A.≤1.5  B.1.5~2.0

C.≤2.0  D.≤1.0

E.1.0~2.0

12.正常人群AH的数值范围为

A.20~70毫秒 B.40~100毫秒

C.60~130毫秒 D.80~150毫秒

E.100~180毫秒

13.女性,68岁,高血压病史20年,持续剧烈胸痛1小时,出冷汗,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查体BP 180/100mmHg,心率80次/分,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V3~V5导联T波增高而两肢对称”,错误的处置是什么

A.尽早开始溶栓治疗 B.量双侧肢体血压看是否一致,听心脏杂音

C.超声心动检查有无主动脉夹层 D.系列心电图检查

E.口服β受体阻滞剂

14.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时,宜采用

A.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B.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C.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D.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E.外科Maze手术

15.右心耳起搏时,最常选用的电极导线是

A.直形被动固定电极 B.“J”形被动固定电极

C.“J”形主动螺旋电极 D.直形主动螺旋电极

E.“J”形主动固定电极

16.下列室上性心动过速,哪种心动过速不能被心房程序电刺激所诱发与终止

A.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E.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7.心脏下列部位中不会发生房室旁路的是

A.二尖瓣环游离壁侧 B.三尖瓣环游离壁侧

C.主动脉和二尖瓣结合处 D.左后间隔

E.右前间隔

18.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室性心动过速 D.心房扑动

E.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19.男性,70岁,患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天,晕厥2次,心率40次/分,节律基本整齐,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首选治疗

A.氨茶碱 B.阿托品

C.异丙肾上腺素 D.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E.心肌营养药

20.关于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性,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心脏激动通过显性房室旁路前传表现为预激综合征

B.隐匿性旁路可以被称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C.显性房室旁路只能从心房向心室单向传导

D.隐匿性房室旁路只能从心室向心房逆向传导

E.部分显性房室旁路可双向传导

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

21.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A.完全性AVB  B.交替出现的RBBB+LAFB或LPFB

C.症状性心动过缓 D.LBBB或RBBB伴PR间期延长

E.二度Ⅱ型AVB

22.关于左心室特发性(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一般是折返性机制

B.绝大多数的发生和左后分支的Purkinje纤维有关

C.多见于冠心病患者

D.消融成功靶点一般均可记录到Purkinje电位

E.多见于女性

23.起搏系统是指

A.起搏器 B.导线系统

C.导线界面 D.程控器

E.控制单元

24.希氏束波(电位)与右束支波(电位)的鉴别方法有

A.希氏束波时限长于右束支波的时限

B.希氏束波到心室波的时间长于右束支波到心室波的时间

C.记录希氏束波的导管位置偏于房侧,而右束支的导管位置偏于心室侧

D.心房起搏方法观察记录的激动波与心室波的间期变化

E.希氏束起搏方法观察刺激信号到心室波间期的变化

25.起搏标测的制约因素

A.电流强度

B.阳极夺获

C.起搏周长和室性心动过速自身周长差异过大(>80毫秒)

D.大面积夺获或部分夺获

E.患者性别

26.关于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扩张型和缺血性心肌病

B.首选药物+ICD治疗

C.临床上此病往往被轻率地建议植入ICD,应先行电生理检查

 D.此类室性心动过速乃发生于希普系内的大折返,阻断右束支或左束支即可得到根治

E.首选射频消融

27.以下对起搏器的计时周期之一——心室安全起搏描述正确的是

A.即NPAVD,起始于心房脉冲,一般规定为110毫秒

B.心室安全起搏时间内心室电路无感知功能

C.如果心室感知的是心外干扰信号,它可以避免心室电路被心外干扰信号所抑制而不发放心室脉冲的危险

D.为非生理性AV间期

E.如果感知的是心室自身搏动的QRS波,则触发的心室脉冲发生在自身搏动QRS不应期内,不会引起心室激动

28.电生理检查的适应证是

A.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B.原因不明性晕厥

C.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

29.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特指

A.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左心室特发性心动过速

30.女性,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SSI起搏器,术后3个月程控,患者诉活动时起搏器植入部位肌肉跳动,查体:心率70次/分,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心律,此时可尝试程控的内容

A.降低感知灵敏性 B.延长不应期

C.将起搏模式改变为AOO  D.提高起搏频率

E.关闭滞后功能

31.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时可导致的并发症

A.心脏压塞 B.卒中(包括栓塞和出血)

C.败血症 D.血气胸

E.食管—左心房瘘

32.VVI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以下心内膜电极定位描述正确的是

A.起搏阈值在脉宽0.5毫秒的条件下不应>1 mV,2 mA

B.R波幅度>5 mV,斜率(dV/dt)>0.5 V/s

C.侧位X线透视电极尖端朝向胸骨

D.心电图Ⅱ、Ⅲ、aVF导联QRS波群直立

E.心电图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倒置

33.慢性双分支阻滞植入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有

A.伴有高度AVB或一过性三度AVB的慢性双分支阻滞

B.伴有一度AVB无症状的双分支阻滞

C.无临床症状,但电生理检查发现HV间期≥100毫秒

D.伴有二度Ⅱ型AVB的慢性双分支阻滞

E.伴有交替性束支阻滞的慢性双分支阻滞

34.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处理以下正确的是

A.延长心房不应期

B.缩短起搏器的房室延迟间期

C.如逆传P波较窦性P波振幅低,可降低心房感知灵敏性

D.降低起搏器的上限频率,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

E.通过程控将DDD起搏方式转换为DVI或VVI起搏方式

三、共用题干题:以下每道考题有2~6个提问,每个提问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

(35~37题共用题干)

女性,28岁。2年来阵发心悸,1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伴头晕,乏力,胸闷,无胸痛,无黑矇晕厥。查体:BP 96/53mmHg,P 120次/分,双肺音清,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35.首选检查为

A.心电图 B.动态心电图

C.经食管调搏 D.肝胆脾彩超

E.心脏超声

36.若心电图显示为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电复律 B.胺碘酮静推

C.毛花苷C缓慢静推 D.维拉帕米静推

E.美托洛尔口服

37.对该患者实施的根治方法为

A.电复律 B.长期口服美托洛尔维持

C.长期口服普罗帕酮维持 D.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E.无需给予长期维持治疗,发作心律失常时临时给药

(38~4O题共用题干)

女性,32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悸10年,发作时心电图诊为“心动过速”,心率188次/分,静推“维拉帕米”后症状很快缓解,今天患者再次心悸半小时,伴乏力,尿频感,来诊。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QRS波群形态及时限均正常,未见明显ST T改变。

38.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

C.室性心动过速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39.此患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心电生理检查

C.动态心电图 D.心脏彩超

E.阿托品试验

40.最佳治疗方法是

A.冠脉内支架治疗 B.射频消融手术

C.化学消融手术 D.口服药物维持

E.不需长期用药,有症状发作时临时给予维拉帕米等药物静推

(41~43题共用题干)

女性,56岁,教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电生理检查证实其有左侧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动脉进行左侧旁路消融成功。术后局部加压包扎12小时,解除包扎后下地活动,在如厕后突发晕厥。查体:血压50/0 mmHg,患者面色苍白,心率110次/分。

41.诊断应该首先考虑为

A.低血糖状态 B.癫痫

C.肺栓塞 D.心动过速所致

E.卒中

42.首要抢救措施

A.吸氧及胸外按压 B.补液

C.利尿脱水 D.减慢心率

E.镇静剂

43.如患者抢救存活,应该争取首先进行的检查

A.肺动脉造影和局部血栓破碎术 B.血糖检测

C.颅脑CT/MRI  D.脑电图

E.心电图

(44~46题共用题干)

女性,67岁,间断性头晕、黑矇4年。查体:心率51次/分,心电图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Holter示间歇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最长RR间歇3.1秒,室性逸搏心律。超声心动图、X线片示心脏轻度扩大,左心房直径37 mm,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 mm。

44.下列情况符合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的是

A.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B.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机会少

C.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D.PR间期恒定不变

E.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率为3∶2和5∶4

45.该患者治疗首选

A.阿托品 B.麻黄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乳酸钠

E.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46.电生理检查示患者窦房结变性时反应不良,该患者最适合安装的起搏器型号

A.AAIR  B.VVI C.DDDR  D.DVI E.VAT

(47~49题共用题干)

女性,7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小时后出现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最慢为32次/分。

47.最合理的治疗应该是

A.即刻行PTCA治疗

B.临时起搏治疗

C.静脉使用阿托品

D.永久起搏治疗

E.异丙基肾上腺素静滴

48.有关可能的发生机制和转归,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开通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可逆转

B.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C.一般阻滞部位在房室交界区,多可以恢复传导

D.可能是再灌注损伤的结果

E.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

49.心绞痛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

A.静息心电图 B.冠状动脉造影

C.典型症状 D.运动平板

E.心肌核素显像

(5O~51题共用题干)

男性,36岁,阵发性心悸病史3年,症状发作突发突止,无明显诱因,可通过按压眼球或刺激咽部终止,无晕厥史。

50.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肌炎

D.低血糖状态

E.甲状腺功能亢进

51.确诊需要进行的检查

A.超声心动图

B.发作时描记心电图或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

C.运动平板试验

D.血糖测试

E.甲状腺功能检查

四、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多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

(52~54题共用题干)

男性,59岁,因“间断性心悸、头晕、黑矇1.5年,晕厥1次”入院,心率46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Holter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最长RR间歇5.3秒,偶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型房性心动过速;X线心脏摄影示心脏扩大;心脏彩色超声示心脏扩大,左心房直径40 mm,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4mm,EF 67%。

52.该患者应当首先采用的治疗是

A.普罗帕酮 B.胺碘酮

C.维拉帕米 D.射频消融治疗

E.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F.地高辛

G.美托洛尔H.安装ICD

53.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可选择的起搏方式为

A.AAI  B.DDD

C.DVI  D.VVI

E.DDI F.SSI

G.AAT

54.此时应当考虑的治疗方式(提示:患者安装起搏器后心房颤动仍有发作,2~3次/周,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2小时,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心律)

A.转复窦性心律 B.控制心室率

C.射频消融治疗 D.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E.不做任何治疗F.程控起搏器改变参数设置

(55~59题共用题干)

女性,52岁,因胸闷、气短及下肢水肿2年,阵发性心悸1年而就诊。2年前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心功能Ⅲ级。1年前接受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一直口服胺碘酮、华法林。近3个月再发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下肢水肿。查体:血压120/70 mmHg,HR 150次/分。

55.首先进行的检查

A.超声心动图 B.12导联心电图

C.胸部X线检查 D.血生化

E.CT

56.该患者应该诊断为(提示: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可见向下的锯齿波,而V1锯齿波则向上。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左心室舒张期末径60 mm,机械瓣未见瓣周漏)

A.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Ⅰ型心房扑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57.应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提示:患者X线片示肺淤血,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

A.利尿及补钾 B.电复律

C.静脉注射洋地黄 D.ACEI

E.建议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并做术前准备

58.鉴于患者的情况,目前可能被Ⅰ型心房扑动掩盖,但消融成功后则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心律失常

A.右房手术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59.术前应该告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可能出现的结果包括:

A.Ⅰ型心房扑动消融成功且无其他心律失常

B.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

C.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但之后其中1种或2种均复发

 D.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无复发但患者出现心房颤动

E.即使出现心房颤动也可消融,但成功率较低而风险较大

(6O~63题共用题干)

男性,70岁,数月来头晕、乏力、心悸,近1周发生两次晕厥。体格检查:BP 170/ 85mmHg,心率50次/分,节律规则,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缓,Holter检查示24小时内发生3次长间歇,分别为4.5秒、4.8秒、6秒,长间歇内无P波存在。

60.该患者发生晕厥的最可能的原因为

A.窦性心动过缓 B.窦房传导阻滞

C.窦性停搏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二度房室传导阻滞F.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1.为防止再次发生晕厥,最佳的治疗措施为

A.阿托品 B.异丙肾上腺素

C.AAI心脏起搏器 D.VVI心脏起搏器

E.VDD心脏起搏器

62.如患者突然伴发快速性心房颤动,心率达190次/分,同时伴血压下降,应如何处理

A.毛花苷C静注 B.维拉帕米静注

C.同步电复律 D.紧急安植临时心脏起搏器

E.紧急安植临时心脏起搏器+同步电复律

63.如患者心电图监测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一过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此时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阿托品 B.异丙肾上腺素

C.AAI心脏起搏器 D.VVI心脏起搏器

E.DDD心脏起搏器

(64~66题共用题干)

男性,52岁,反复气喘、心慌3年,加重伴晕厥2天住院。既往有吸烟史30年,20支/天。入院时血压150/92 mmHg,呼吸18次/分。神智清,一般情况好,平卧位,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呼吸音稍粗,啰音不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脏听诊:心率54次/分,律齐,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脾无明显肿大。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PR间期0.21秒,左束支传导阻滞,部分ST T改变。

64.为了明确病因诊断,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

A.胸部X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E.心脏电生理检查F.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65.引起患者晕厥可能性最大的原因

A.窦性心动过缓 B.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F.心室颤动

66.为了明确患者晕厥的病因,下列检查有意义的是

A.胸部X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E.心脏电生理检查F.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E 3.D 4.D 5.E 6.C 7.D 8.A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16.D 17.C 18.A

19.D 20.B

21.ABCDE 22.ABD 23.ABCD 24.ABCDE

25.ABCD 26.ACDE 27.ACDE 28.AB

29.AD 30.AB 31.ABE 32.ABCE

33.ADE 34.ABCDE

35.A 36.D 37.D 38.D 39.B 40.B 41.C 42.A 43.A

44.C 45.E 46.C 47.B 48.B 49.C 50.A 51.B 52.E

53.CDF 54.ADF 55.B 56.C

57.ADE 58.AB 59.ABCDE 60.C

61.C 62.E 63.E 64.ABCDEF

65.B 66.CE

5.解析: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是折返性机制,以左后分支相关的起源占绝大多数,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因大多可经静脉注射维拉帕米而终止,也被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因为与左后或左前分支的Purkinje纤维有关也被称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故选E。

7.解析: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该患者症状明显,心率缓慢,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用阿托品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最好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以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故选D。

9.解析:典型性心房扑动,也被称为三尖瓣以下腔静脉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房扑共分为两型:Ⅰ型房扑的房率≤340次/分,F波规律性强,心房波可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V1导联直立。Ⅱ型房扑的房率一般>340次/分,F波规律性不强,心房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在V1导联倒置。故选C。

19.解析: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该患者症状明显,心率明显缓慢,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首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以纠正心率,故选D。

26.解析: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由希浦系统大折返引起。多见于扩张型心肌病,也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电生理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射频消融是治疗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疗法。故选ACDE。

31.解析: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时可导致的并发症包括心脏压塞、心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血栓栓塞、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动静脉瘘、血气胸,故选ABDE。

34.解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是指发生由双腔起搏系统参与诱发和维持的环形运动心动过速。是一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起搏器参与的心律失常,心率过快时会影响心脏的充盈及排血量,可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而损害心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掌握其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几种:延长心房不应期;缩短起搏器的房室延迟间期;降低起搏器的上限频率,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通过程控将DDD起搏方式转换为DVI或VVI起搏方式;如逆传P波较窦性P波振幅低,可降低心房感知灵敏性。以上均正确,故选ABCDE。

38.解析: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多由折返机制引起。其特点是突发突止、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发作。发作期心率为150~ 250次/分,节律规整,QRS波群正常。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常可缓解症状,也可应用腺苷、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故选D。

39.解析: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心电生理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以整体心脏或心脏的一部分为对象,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应用各种特定的电脉冲刺激,借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对于窦房结、房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机理研究,以及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均有实际重要意义。故选B。

40.解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成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能根治室上速的优点,可优先考虑应用,故选B。

47.解析:老年女性,急性起病,并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显著缓慢,应立即给予临时起搏治疗以纠正心率。故选B。

48.解析:多数前壁梗死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及严重左心衰竭。该患者年龄大,可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以维持心率,保证安全。故选B。

49.解析:该患者诊断心绞痛最重要的依据是其发病时的典型症状,故选C。

64.解析:根据病史,为了明确病因,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进行,故选ABCDEF。

65.解析:引起该患者晕厥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心室率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急性广泛心肌梗死或严重急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神志模糊,进而发展为晕厥(发生率可达60%)、阿斯综合征。故选B。

66.解析:为了明确该患者晕厥的病因,可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心脏电生理检查。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能够发现常规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以整体心脏或心脏的一部分为对象,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应用各种特定的电脉冲刺激,借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以及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均有实际重要意义。故选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