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糕为何因设 健脾养胃兼止泻
参苓山药芡实莲 白糖米粉延生说
这是明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给八仙糕写的一则歌括。它的方剂组成歌中介绍清楚明了,具体的配料和制法相当讲究。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子肉各300克,糯米、粳米以3:7的比例共5 000克,白糖1 000克,蜂蜜500克。人参等药5味研细末,将糯、粳米磨成粉与药物和匀后,用白糖在蜜汤中液化,随将粉药趁热和匀摊铺笼内,蒸熟后切成条糕,火上烘干,用瓷罐密贮,待用。《外科正宗》将此方列于“溃疡主治方”24方之一,而所有这些方剂都是补益之剂,如独参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托里建中汤等等,用于痈疽已溃需要收敛,陈实功认为“溃后气血根本无有不亏伤者,大抵补怯扶羸,理劳续损,皆不出于前方,此外无法也。”
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生前所用青花瓷乳钵
但是,既然称其为糕,内容当是补益的珍贵药品,而且又香甜可口,用于早餐,甚至是零食都是很合适的。糕,谐音“高”,加上“八仙”更是一个很吉利的事情。清宫的御医不理会《外科正宗》主治痈疽溃后体虚之类的用药方法。也不顾如现在什么“知识产权”之类说词,不管什么“侵权”之嫌。然而,皇帝专制,即使平民百姓向皇宫献方还是巴不得的一件事。于是“八仙糕”乃作为“公共无形资产”皇家大可光明正大地使用的。八仙糕在乾隆皇帝时就作为宫廷常备的成药,实质是日常药膳。不过,御医也十分灵活,将其中的药味根据乾隆的身体条件作了适当的增减,自然又成了皇宫为独裁者专人专门秘制的日常膳食。清宫脉案和《乾隆帝用药底簿》均有记录可询。乾隆皇帝一直服用到80多岁。清宫脉案对八仙糕的评价是“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然而,清朝宫廷中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在皇帝眼里只不过当做普通食品,所以后来的皇帝、皇后、嫔妃,甚至宫女、太监都可以到御药房凭处方能够享用。八仙糕确实老幼咸宜,既可补益增寿,又是消遣佐助余兴的食品。
八仙糕又称“八珍糕”。清朝宫廷御医李德立,在光绪六年九月十三日(1880年10月16日)为慈禧太后开了一张八珍糕的方子。当天有民间医生薛宝田、马培之、汪子常等人于上午请脉,有“皇太后痰中无血,仍用归脾汤”(参见拙文《薛宝田与〈北行日记〉》)的记录。由于慈禧生性多疑,虽然民间医生诊过,仍请贴身李御医诊病开药。其脉案是这样写的。
慈禧皇太后右关滑而微大,左关稍弦,余部平平。木郁土弱,不易运化湿气,以致食少难消,胸胁不畅,颃颡如昨①,呕饮便溏,今议用理脾化饮汤调理。
光绪六年九月十三日,李德立拟:八珍糕 茯苓 莲子去心 芡实□□ 扁豆 薏米 藕粉各二两 □□五两②共研极细面,加白糖,分量酌量,兑之为糕。
这张处方与陈实功的八仙糕明显不同,是针对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呕吐,便溏泄泻等症,所谓“疳积”而设。慈禧懂得一些医药知识,按规矩给她处的方子必须经她审阅。此方最终为慈禧定夺,至于“归脾”之类的汤药,可能倒了这位太上皇的胃口,未获继续煎服。既属病后调理,找这个既香又甜,可当零食的疗疾之品,甚感惬意。说明李德立深知慈禧太后久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吩咐御药房照方配制,并且存档了这样一张处方。
南通旧时颇有名气的老字号药店顺寿堂和遂生堂,有专治小儿疳积的八珍糕常年备售,白纸包装,体积约10厘米见方,3~4厘米厚,有小块切痕,按仿单说明分食,这种对付小儿疳积初起还是相当有效,不凭医生处方,普通家庭都可掌握其用法。该八珍糕与李德立为慈禧所立之方应该是同中有异,因为主要作用是消食化积,去人参而用健脾祛湿之品。另外,古医籍常将参苓术芪、芎归地芍等“四君”“四物”合并为“八珍丸”或“八珍汤”,毕竟具有明显的“中药味道”,而八珍糕味甘而香,无俗话讲的“药性气味”,老佛爷平素喜听谗言,当然甜食的药膳也十分高兴地接纳了。
南通的八珍糕在药店柜台上消失当在“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当时粮食匮乏,计划供应,药材也紧缺,也就停止制作和销售了。八珍糕是南通的特产,因为它毕竟是陈实功的原创。如果稍加改进,很快可以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庭药膳。(2008年10月)
注释:
①颃颡:读为háng sǎng,中医学名词,见《灵枢•经脉》。人体部位名。指咽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是足厥阴肝经脉循行处。“颃颡如昨”这4字说明御医李德立可以与慈禧面对面望诊,与应诏进宫的民间医生不同。
②□□内药物原书转载时略,殆为保密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