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5 糖尿病前期推荐意见
(1)背景: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糖尿病的危害从糖尿病前期就已开始。2008年10月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CE/AACE)正式发表了《糖尿病前期诊治共识》,再次强调了关注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性,即早期识别和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降低或延缓糖尿病及其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疾病的进展。
糖尿病前期人群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或同时存在IFG和IGT者。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mmol/L(100~125mg/dl),IGT诊断标准为糖负荷(OGTT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7.8~11mmol/L(140~199mg/dl)。据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前期患者约有3.14亿,2025年将达到4.18亿。目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长期转归,1/3进展为2型糖尿病,1/3仍维持糖尿病前期状态,1/3血糖恢复正常。与基线血糖水平正常者糖尿病发生率4.5%相比,合并IFG和IGT者6年累计糖尿病发生率高达64.5%。
糖尿病前期不但增加糖尿病发生危险,而且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大量研究提示,当患者血糖水平低于目前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心血管疾病危险与血糖水平仍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而且,流行病学研究(Framingham研究)和干预研究(STOP-NIDDM、DREAM研究)显示,与非IFG或IGT患者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加1倍。
共识指出,为了改善患者的远期转归,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须从多方入手,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以及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的药物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首选的治疗手段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因为其安全并有证据支持可改善血糖和降低心血管危险。
(2)证据:近年来发展的几项大型研究证实,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而言,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适度锻炼明显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中国大庆研究是国内首个大样本糖尿病生活方式研究。对糖耐量损害人群经过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51%。而新公布的20年追踪研究再次证实,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生活方式的尽早干预可长期持久地减少43%的糖尿病发生风险。
为确定生活方式干预是否可以预防或延缓超重糖耐量受损(IGT)受试者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FDPS)共入组了522例超重的IGT受试者(平均年龄55岁,BMI 25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普通饮食、运动建议以及每年进行体格检查)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接受营养学家的个体化饮食咨询),随访3.2年。生活方式干预目标设定为体重减轻>5%、膳食总脂肪<30%、膳食饱和脂肪含量<10%、膳食纤维含量>15g/4 184kJ(15g/1000kcal)以及运动>4小时/周等。研究期间,干预组患糖尿病的概率降低了58%。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均已证实,糖耐量损害者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可减少58%。
中国大庆研究、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和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被国际公认为通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里程碑。上述研究均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延缓糖尿病前期发展为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亦较安全,更重要的是经济耗费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