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乡土元素分析及其在招贴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毛史清[1]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间传统艺术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我们所研究的金山农民画,一方面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我们的专业是视觉传达,所以我们想到了以专业的角度和方式去将金山农民画与金山的特色旅游文化结合起来,那就是做一系列的金山特色旅游文化海报。我们对金山农民画做了一些调研,参观了金山农民画村,给我们启发很大。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目的是研究上海特色文化——金山农民画,结合自身专业,将其运用到旅游海报中,并做成一系列金山特色旅游文化宣传的海报。以金山农民画为主要宣传内容,凸显金山独特的旅游文化特色。
(二)调研对象的发展过程
金山农民画起步于1974年,至1977年初步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1974年,原文化馆辅导老师吴彤章在一批插队知青中进行辅导,为农民画创作摸索阶段,至1977年,吴彤章等同志在民间艺术刺绣、剪纸、灶壁画等民间艺术中得到启迪,通过吸收能绣、善剪的农村大嫂大娘举办创作学习班,由于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民间艺术功底,从而比较成功地把民间艺术运用到绘画中去,逐渐形成具有民间乡土特色的金山农民画。自此,即为金山农民画艺术风格形成阶段。
20世纪80年代,金山农民画日趋成熟。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金山农民画创作队伍,一大批过去围着灶台、猪圈转的农村妇女,以她们的聪明才智,汲取江南民间丰富的传统艺术养料,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艺术夸张,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特色,作品色彩艳丽,形象质朴,构图饱满,具有自己民族社会风俗情趣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90年代,随着新作者年龄和文化结构的改变,生活阅历的不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艺术观点时有更新,艺术形式也不断地突破和发展。一些青年作者一方面向民间艺术传统学习,向那些大娘大嫂们学习,提高民族艺术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重视汲取国外有用的艺术养料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民间艺术感情纯真,富有创造性和时代气息,造型简洁,色彩明快、粗犷、质朴,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这无疑又是今后农民画作者应该继续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我们把农民画中的乡土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现代设计的招贴海报中,给海报招贴注入了新元素,使海报招贴更具吸引力,更能体现海报的内容和目的。
(三)调研对象的对比
在对农民画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画运用在招贴和海报中,为其带来了新的生命。在招贴海报中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同时能给人一种心理感受。走进了画室,我们对农民画师提出了一些问题,了解了一些技法,以及创作方法和创作内容。金山农民画村中也有其他地方的一些农民画代表,我们仔细分析了不同点与相同点。他们的内容都取选自乡村生活。中国的农民画以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广东龙门的农民画最为有名。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大多用色鲜丽,给人的视觉感受都是比较喜庆与淳朴的,就拿金山农民画与陕西户县的作对比。一南一北,民俗风情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画面风格也必定会有区别。
(1)金山农民画的画风比较清秀;户县农民画的画风比较粗犷豪放。
(2)金山农民画的题材主要以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为主。陕西户县农民画的题材则是多为描绘人民丰收的景象,节日的欢腾以及幸福的家庭。
(3)金山农民画的画面朴素简洁,以大色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陕西户县农民画的画面则比较饱满,秉承了北方人的大气豪迈之情,让人充满浓浓的暖意。
(4)金山农民画与户县农民画的画面都不受透视原理的约束,以贴近自然为主,主要以感性为主。
(5)金山农民画的色彩都是用色鲜艳浓烈,突出吉祥喜庆的气氛。陕西户县农民画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因此色彩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为大胆。
(四)调研方法
我们坚持了解金山农民画及海报的设计方法,分析农民画的特点及如何运用到海报中,总结成果,并且做出实物。
(五)调研过程
2012年2月1日,我们小组去了金山农民画村,采访了当地的农民画家陈慧芳老师。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陈老师作为一名从事了农民画十几年的画家,对于农民画的热情只增不减。她总结出,农民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代表的是农民心里美好的愿望,其内容时而是生活或劳动场景,时而是夸张的对理想生活的描述;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在技法上,具有水粉颜料鲜艳、覆盖力强的特点,细心表达浓郁的生活热情。同时,小组又采访了另一位当地的老农民画家。从交谈中,我们认识到,农民画中的画法采用平涂,不讲究立体感和透视感,可以随意地变化、夸张物体。所以说,这就是我们总觉得农民画总给人带来喜庆和幸福感的原因。
后来我们也调研画家村其他地方派的农民画。有江西的农民画,相对金山的农民画,它的特点是色彩很浓重,描绘的手法也不相同,风俗画面也是江西的生活场景写照。还有山东日照的农民画,因为南北的差异,所以描绘的画面也是富有山东特色的。陕西户县农民画的画面总是饱含红红火火的热情,腰鼓秧歌采枣子,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火热的气氛。还有很多地方农民画,各有特色,都是当地农民的智慧与生活风俗的结晶,都是很伟大很值得敬佩的传统文化沉淀,让我们四个小组成员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看到金山农民画在商业上的运用,有茶杯垫、装饰物、皮夹等一系列的产品时,我们也一致相信未来的农民画一定会在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身影。在我们整合了各方面资料后,我们开始研究设计关于金山特色旅游文化的海报。
我们把原本的图片截取人物画面,加上我们自己的排版添加文字,让他们变成招贴海报。直接选择农民画来运用,是因为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出金山的旅游特色,让人直接知道这是金山的旅游文化的招贴。这种方式看上去简单,但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再者,三张海报颜色也统一朴素,选用蓝印花布作为背景和主色,主要为了体现金山的地理特点是江南水乡,给人带来水乡的传统与古典之美,引起人们的联想,仿佛置身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中。
第一张海报,是将农民画中的生活场景代替了正在生长的花朵。其中的含义,是希望农民画能像盆中的花儿一样,有活力与生气,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农民画的创作也像花朵的生长一样,随性自然。代表着吉祥的福字,是典型的农民画中的元素,是对生活美好祝愿与农民质朴的情感体现。福字中,农民的劳作场景,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是呼吁大家,重新体验单纯的农家生活,符合金山旅游文化的特色。
第二张海报以农民在鱼塘养鱼的场景为农民画的中心,画面呈现出宁静、安逸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田园特色。在设计的时候以一个近乎对称的图像压住整个画面留出大量的空白形成对比,色彩对比优雅,画面上方加上文字,整个画面合理生动,形似一本书籍的封面,又展现了农民画的特色。
第三张海报,同样是蓝印花布的主色调。海报中,展现了金山的农民生活,他们过得悠闲自在,淳朴快乐,正如陶渊明追求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般的没有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与国外学者相比,中国学者对农民画的研究热情不足。陈老师说近几年有很多国外求学者来这里,学金山农民画,多数是专程从日本来求学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日本人对我们的农民画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经常来学习。
第二,农民画有魅力有历史沉淀,但是缺乏专业研究人士。农民画设计师非常重要,好的设计作品是有灵魂的,设计师也是需要有文化积累的。
第三,农民画的宣传力度不够,容易被人遗忘。农民画的宣传方式方法有局限性,并没有走进公众的生活,而只是活在它的出生地,活在当地人的心中。在现在不断追求创新的时候,为什么大家不回头想想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一,培养专门的研究人员。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不仅仅是了解农民画的历史和表现手法以及对于它的元素运用,更重要的是我真实地感受到,这样有魅力有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国人应该好好让它传承与发展下去。但是,农民画的专门研究人员稀缺,要想传承和发展农民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继承人,将农民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第二,让农民画的设计理念走进艺术学习的课堂中去。金山农民画源自古老的江南民间艺术,以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为主要题材,融合刺绣、剪纸、蓝印花布、灶头壁画、雕塑、漆绘等民间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大胆的艺术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反差,以拙胜巧。如果让农民画的设计理念融入艺术课堂之中,把农民画中的乡土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去,将会一举两得,一方面让农民画得到了运用和发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加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
第三,借助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民画本身及其存在的意义。金山农民画与其他农民画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取材于生活,体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融洽。借助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民画的特点与价值,将农民画蕴含的这些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起来,必定能带来新的生命。
第四,加强农民画的艺术宣传力,增进游客对农民画的认识,培养其兴趣,也可以从农民画的价值作用出发,让游客购买农民画,收藏农民画,促使农民画村的旅游形成产业。
四、结语
我们组对金山农民画做了一些调研,参观了金山农民画村,让我感触深刻。金山农民画与其他农民画的共同点就是都取材于生活,体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融洽。在对农民画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农民画不仅能运用在招贴和海报,而且在招贴海报中能给人一个视觉冲击,同时也能为招贴带来新的生命。
【注释】
[1]毛史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美术设计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