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药膳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中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防治眼病,滋补强身,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维持或恢复视觉功能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菜、中国烹调和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闻名中外,眼病药膳将上述三位一体,珠联璧合,变苦口为良药,成为色、香、味俱全美味佳肴,食借其药之力,药助食之威。现代眼病药膳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健体强身、延寿,维持或恢复视觉功能,同时有中医药真谛,并吸取了现代营养学精华,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特征,我们要更好地发掘、整理中医学遗产,使它更好地运用于眼病食疗防治的临床中。但要想把眼病药膳文化发扬光大须遵循以下十大规则。
1.按四因施膳,密切结合临床 需因人、因证、因时、因地而给予不同饮食,才能使所有药食发挥理想的临床疗效。
2.扶正固本为主、祛邪为辅 药膳配制时应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防病于未然,加强防病养生的理念。
3.注重食性 食性是指所摄入食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如滋补食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通常将微寒归凉,大温归热,性温和者称平性,归纳起来为温性、寒凉性及平性3类。温热性食物有狗肉、羊肉、牛肉、鳝鱼、雀肉、虾、黄豆、刀豆、红糖、葱等,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及通络的功效,可用于寒证、阴证。寒凉性食物有猪肉、鳖肉、牡蛎肉、鸭肉、兔肉、菠菜、白菜、芹菜、黄瓜、苦瓜、梨等,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生津等功效,可用于热证、阳证。平性食物有鲳鱼、青鱼、鲫鱼、赤豆、豇豆、丝瓜、木耳、山药、桃等,有健脾、开胃、补肾及益阴功效。
4.调和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药膳极重视五味调和得当,不能偏嗜。饮食五味如有太过而不及,必然会产生脏腑阴阳失调、阴阳不平衡,而发生疾病。
5.药膳也有所忌 如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眼病忌烟酒。按患者身体而定,如虚弱者宜补益,忌发散、泻下。体质壮实者不宜过温补。偏虚者宜服温补药膳,忌食寒咸食品。偏阴虚者宜服滋阴药膳,忌用辛热食物。热性病宜用寒凉性药膳食,忌用辛热之品。寒性病宜用热性药膳,忌用寒性食物。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油腻饮食。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患疮疡、肿毒、过敏性皮肤病、眼病或术后忌食如鱼、虾、蟹、猪头、酒、葱、韭菜等易动风、助火、生痰食品。应注意药膳配伍禁忌,如黄连、桔梗、乌梅忌与猪肉配伍。鳖肉忌苋菜,人参、地黄忌萝卜等,并注意药物相反和禁忌。
6.药食配伍禁忌 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胡黄连、苍术、百合。猪血禁地黄、何首乌,猪心忌与茱萸同食。羊肉反半夏、石菖蒲。狗肉反商陆,忌杏仁、恶蒜。鸡肉忌芥米。鲫鱼反厚朴、忌麦冬。鲤鱼忌朱砂、天冬、紫苏子、朱砂。龟肉忌酒、苋菜。鳝鱼忌狗肉、狗血。雀肉忌李、桑椹。鳖肉忌与桃、苋菜、马齿苋、鸡蛋、猪肉、兔肉、鸭肉、芥子、薄荷等同食。
7.服食药忌食 白术忌食桃、李、雀肉、芫荽、蒜、青鱼等。荆芥忌鱼、蟹。巴豆勿食芦笋、野猪肉。黄连、桔梗勿食猪肉。半夏、石菖蒲勿食饴糖、羊肉。人参、地黄忌食萝卜。龙骨忌鱼。附子、乌头、天雄忌豉汁,绝对禁生冷及豆类食物。细辛忌食生菜。黄精忌梅。甘草忌食菘菜、海藻。厚朴忌豆类。牡丹皮忌食生芫荽。常山忌食生葱、生菜、空青。朱砂忌食血。丹参、茯苓忌食醋。鳖甲忌食苋菜。枸杞子忌乳酪。天冬忌鲤鱼。地黄、何首乌忌食动物血、葱、蒜、萝卜。以上这些均是先人经验之说,应引起注意,但其机制还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8.食饮有节 食用药膳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切不可暴饮暴食,饮酒及饮料都要有节制,同时要防止偏食、挑食,饮食有节。
9.注意食养 药膳亦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蔬合用,五味调和,四气兼备。
10.注意事项 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实施合理平衡饮食,结合临床各种食疗治疗原则。眼病药膳要具有疗效确切,效用专一。药膳配伍要合理,药物要认真筛选,加工炮制要讲究,要避免出现苦味、涩味、怪味,搭配要合理,便于患者接受。烹调要科学,色、香、味、形俱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