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症状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因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而且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接受(尤其是注射后)某种药物病史或有蜂类叮咬病史。
2.起病急,很快发生全身反应,上呼吸道症状有口腔、舌、咽或喉水肿,其中喉水肿从声音嘶哑、失语到窒息轻重不等;下呼吸道症状有胸部约束感、刺激性咳嗽、哮鸣、呼吸停止等;心血管系统症状有低血容量性低血压(严重时对升压药无反应)、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停搏;神经系统症状有焦虑、抽搐、意识丧失;又难以用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解释时,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治疗原则】 由于死亡可发生于几分钟内,因此迅速处理十分重要。开始治疗的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
1.立即脱离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2.确保气道开放,给氧。
3.应用肾上腺素。
4.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
5.补充血容量。
6.应用多巴胺、间羟胺。
7.应用苯海拉明抗过敏治疗。
8.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
9.积极治疗休克所致的并发症。
(二)经典处方及用药解析
处方
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
用法:皮下注射
苯海拉明注射液 40mg
用法:肌内注射
5%葡萄糖注射液 40ml
地塞米松注射液 10mg
用法:静脉注射
5%葡萄糖注射液 20ml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用法:静脉注射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地塞米松注射液 20mg
氨茶碱注射液 0.5g
用法:静脉滴注
右旋糖酐40注射液 500ml
用法:静脉滴注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多巴胺注射液 40mg
间羟胺注射液 40mg
用法:静脉滴注
【适应证】 过敏性休克患者。
【用药解析】 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还能对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即刻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3~0.5mg,患儿酌减。如果需要,可每15分钟重复1次。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能增加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因而能减少过敏物质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苯海拉明为抗组胺药,能对抗或减弱组胺对血管、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辅助治疗过敏性休克。葡萄糖酸钙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性,使渗出减少,有抗过敏作用,辅助治疗过敏性休克。救治链霉素过敏反应首选钙剂。
经以上处理后,病情不好转,血压不升时,需及时建立输液通道1~2条,以补充血容量,并及时静脉给予抢救药物。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血液常有浓缩,使血容量减少,可于30~60min内快速静脉滴入500~1000ml,首选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继而可用右旋糖酐40。如血压仍不回升,可考虑应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休克伴气管痉挛时,立即给予氨茶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