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物种进化背景
牙齿最早出现于鲨(软骨鱼类),鱼纲、两栖纲等进化层次较低生物的牙齿主要用以捕捉猎物而无咀嚼功能。 随进化过程,至爬行类动物的牙齿数量已逐渐减少,且其分布范围逐渐集中于上下颌骨,但牙形仍然一致,一生中多次更换,有所谓的“多牙列”。至哺乳动物,已分化出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类形态功能有明显差异的牙齿,不同食性者牙式有很大区别,并在上下颌牙列之间形成较明确的对位关系。哺乳动物的牙根发达,深埋于颌骨的牙槽窝内,能承受较大力以咀嚼粉碎食物。
食草的反刍动物咀嚼时以下颌侧方研磨运动为主,牙列面平坦,关节面呈突起,髁状突上面反呈浅凹,以利于大范围的侧方运动。啮齿动物的咀嚼以下颌前伸运动为主,切牙发达且尖锐,磨牙牙尖低平,关节凹浅,以利于髁状突的前后向运动。食肉动物的牙尖尖锐并紧密嵌合,关节凹深,下颌不能做前伸和侧方运动,只能做铰链开闭运动(图3-1)。人类属灵长目,是杂食动物,牙式规律为I2、C1、P2、M3,即上下颌在每一侧均有2个切牙、1个尖牙、2个前磨牙和3个磨牙。
图3-1 牙齿形态因食性不同而异
A.鲨鱼;B.爬行动物(鳄);C.杂食动物;D.食肉动物;E.食草动物
图3-2 同为灵长目的牙齿形态也因不同食性 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A.猕猴;B.猩猩;C.卑格米大猩猩;D.原始人(尼安德特人)
2 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是人类的远祖,颌骨粗大,颌弓窄长,牙弓呈长方形,尖牙大而突出于牙列之外,咬合时上下牙齿相互闭锁几乎无水平运动可能。森林古猿的磨牙由近中向远中逐次增大(此规律与人类恰好相反),提示咀嚼时主要功能区在牙列的远中端。1 200万~8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牙弓已变得较为短圆,尖牙变小,解除了侧方运动的障碍。至距今500万~1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颌骨继续变小而颅腔相对增大,面部呈现向颅部下方后退的趋势,牙弓呈圆形,双尖牙大于尖牙,磨牙则向远中逐渐变小;其平坦的面提示下颌可作灵活的水平向运动,具有较高的咀嚼效率。至距今80万~75 000年前的猿人(直立猿人、北京猿人、爪哇猿人等)其咀嚼器官进一步“退化”,颌面后退到颅脑下方(图3-2)。
由于食物得到加工,新人(山顶洞人到现代人)大力咀嚼的机会越来越少,咀嚼运动成为食物在牙尖斜面之间的穿刺、挤压、研磨混合过程,牙齿磨耗也相应减少,尖窝得以保留。咀嚼功能的减少加速了颌骨退化,变得较为纤细。但牙齿的退化速度相对较慢,体积仍然较大,因此在现代人群中阻生、错畸形的发病率很高。人类的文明生活使颌骨、颞下颌关节牙齿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总体呈退化趋势,但是各种器官(牙齿、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的退化程度不同,使得咀嚼器官既存在着可利用的“功能潜力”,也潜藏着“咬合病”的风险。这就是现代人个体牙颌发育的种族演化大背景,也是口腔医学得以立足和进行操作的“舞台” (图3-3)。
图3-3 同为现代人的牙齿形态因不同食性在磨耗进程上差异很大
左为习惯于粗糙食物的部落原住民;右为食用精细加工食物的城市居民
二、的个体发育影响因素
接触发生在牙齿的切嵴与面,个体的接触特征首先与这些牙体解剖形态有关。而每个牙齿萌出的位置和方向也会影响接触状态。牙根位于牙槽嵴,牙槽嵴是颌骨的一部分,上下颌骨之间的对位关系可能存在各种变化。所有这些都对个体的接触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的构筑从胚胎发育阶段就开始了。
(一)颅面与颌骨发育的规律
1.颅面发育的规律 婴儿出生时颅部远大于面部,面部随着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萌出增长较快,到成年时与颅部成为约为1:1的比例关系。面部的生长向宽度、深度和高度3个方向进行,其中宽度与深度的快速增长在牙齿萌出前即已开始,而面高度的增长则与牙齿的萌出有较密切的关系。面部宽度的生长是通过骨表面的增生实现的。在颅脑向前发育增长时,面部也向前生长。同时随着乳、恒牙列发育萌出,腭与牙槽突也向后方扩展,从而实现面深度的增长。面部高度的生长则受到牙列发育萌出、鼻与上颌窦的生长发育和口腔行使功能时肌肉作用力的共同影响。
2.颌骨发育的规律 上下颌骨是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牙列得以立身,建立与颌位关系的基础。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与牙齿的发育萌出具有密切且相互影响的关系。
(1)上颌骨的生长: 新生儿上颌骨短而宽,内部含有滤泡,上颌窦很小。上颌骨的高度随着上颌窦的发育而得以增长。恒牙的萌出带动了上颌窦深度与宽度的扩大,至18岁上颌窦的形态基本发育定形。上颌骨的生长发育通常被描述为向长度、宽度和高度3个方向进行。
(2)下颌骨的生长: 出生后约1年下颌骨中线完成骨融合,此后不再有骨缝间增生新骨。除在髁突继续有软骨生长外,下颌骨的生长主要是由骨表面增生而实现的。下颌骨表面基质的沉积与附着肌肉的作用有密切关系,髁突的生长则受牙齿萌出的影响。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也被描述为向长度、宽度和高度3个方向进行。下颌支长度的增长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而实现。下颌体长度的增长靠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而实现,此过程中且可使双侧下颌角之间的距离扩大而增加了下颌骨的宽度,下颌骨宽度增大的另一个途径是髁突随颞下凹同时向侧方生长而使下颌支宽度增加。
下颌骨是颅面惟一能运动的骨,受升、降颌诸肌各方向的作用力。除了牙齿发育萌出的影响外,下颌骨的生长与咀嚼、吞咽、呼吸、言语等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图3-4)。
图3-4 颅面与颌骨发育的规律
左图为由儿童到成年颅面骨的发育过程;右图为颌骨生长发育的方向
(二)遗传因素对个体颅面、牙列与发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颅面部的胚胎发育受到基因调控。有关信号分子控制着鼻、腭、眼、牙齿等沿中线对称结构的分裂过程,并影响不同类型牙齿沿颌骨的定位、形态发育和萌出。除遗传基因的控制之外,母体患病、营养状况等发育性因素也可能影响胚胎颅颌发育的进程。
至胎儿出生,已具备颅颌面部的解剖形态结构及埋藏在颌骨中的乳、恒牙胚。从这时起,个体的功能(从婴儿的吸吮到幼儿的咀嚼、吞咽、呼吸等)开始对颅面形态产生影响,但是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遗传因素。由遗传而决定的特定颅面形态、颌位关系、咬合关系特征可能使下颌的运动等功能受到某种约束或产生某种倾向。而这类带特征性的功能又可能反过来在发育进程中对形态起到“塑造”作用。
(三)后天因素对个体颅面、牙列与发育的影响
从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到少年、青年阶段,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施加到颅面牙的发育过程。这种外部影响主要以行使功能时产生力的形式施加于颅面和牙列,牙齿萌出后最终定位在各方向力的平衡区域之中。另一些起重要作用的后天因素包括因外伤、病变等造成部分牙齿硬组织的缺损以至整个牙齿丧失;或是乳牙根尖周组织炎症造成其下方的继位恒牙发育障碍;或是乳牙根尖周病变粘连造成继位恒牙阻生等。在这些情况下,牙齿可能出现倾斜、过长等问题。所有这些均可能影响上下牙齿之间建立正常的接触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