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最常见,指首次发现是在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性遗传或多因素遗传方式,认为遗传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椎侧凸的发病因素,多数认为骨骼肌生长或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功能或解剖的异常是引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原因之一。由于脊柱侧凸是许多结缔组织异常疾病的一个表型,故有人提出结缔组织病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的假说。侧弯发展的时间通常是在月经开始前的生长快速期。随着年龄增长,侧弯发展的发生率降低。侧弯发展与侧弯类型有关,双弧侧弯比单弧侧弯更容易加重,并且单弧胸椎侧弯较单弧腰椎侧弯更容易加重。侧弯的角度越大,侧弯加重的发生率越高。
【临床表现】
1.脊柱改变 主要为脊柱侧向弯曲畸形。
2.肋骨与胸廓变形 胸椎侧凸、椎体凸侧旋转时,凸侧肋骨向背部隆起产生“剃刀背”。凸侧脊肋角变小可互相挤压致肋间神经痛。凹侧脊肋角变大形成胸廓旋转变形。
3.背痛 80%的患者主诉某种程度上的背痛,日间略多。
4.内脏改变 胸廓变形,影响肺、心及消化系统功能。可使肺压缩致肺不张、肺活量低易感染。心脏受压、排出量少。胃下移,大小肠积于下腹致消化道症状。
【影像技术】
1.站立位后前片可检查有无侧弯,立位侧位可观察到可能过度的前凸或后凸。
2.仰卧位侧屈片用于评估弯曲的柔韧性。
3.如果患者侧凸严重(>70o),可行牵引下的X线片。
【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 疼痛、神经症状、家族史、生长高峰期、年龄及性成熟等。
2.体检 注意皮肤、乳房、胸廓。Adams体检背部、腰部、两肩是否对称?腰椎是否旋转畸形?检查脊柱屈曲、过伸及侧方弯曲的活动范围。
3.影像学评判
(1)侧凸角度测量:立位X线正位片、全脊柱CT三维重建(图2-3-1)与脊柱3D-DSA重建可明确侧凸类型。Cobb法测量侧凸角度、决定终椎、端椎。终椎是测量侧凸中斜向凹面最末端的椎体。最远离侧凸顶端的平行的椎体是端椎。
(2)骨骼成熟程度:Risser征(观察椎体骨骺环)是骨成熟度重要指标。Risser0度未见骨化,5度是骨化帽与髂骨完全融合,暗示椎体止长。侧凸进展发生率随着Risser征增加而减少。Risser征0~4级中,侧弯每年加重3°。
(3)判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传统分型:胸椎脊柱侧弯的King分型(图2-3-2、图2-3-3、图2-3-4、图2-3-5、图2-3-6、图2-3-7、图2-3-8);胸腰双主弯(图2-3-9)与胸腰段和腰段脊柱侧弯(图2-3-10)。
图2-3-1 脊柱侧凸CT评价
全脊柱CT平扫后冠状MRP重建示:腰弯凸向左顶椎为L2,胸弯凸向右顶椎为T9,腰弯大于胸弯,伴椎体的旋转,椎体旋向凸侧
图2-3-2 KingⅠ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片示:胸弯和腰弯均过中线的“S”形侧弯,腰弯比胸弯大
图2-3-3 KingⅡ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片示:胸弯和腰弯均过中线的“S”形侧弯,胸弯比腰弯大且腰弯的柔韧度大于胸弯
图2-3-4 KingⅡA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片示:腰弯Cobb角<35°,Bending位片腰弯纠正度>70%,腰椎顶椎椎体位于骶骨中垂线,腰骶段成角<12°
图2-3-5 KingⅡB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片示:腰弯Cobb角>35°,Bending位片腰弯纠正度<70%,腰椎顶椎椎体位于骶骨中垂线,腰骶段成角>12°
图2-3-6 KingⅢ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片示:胸椎主弯,腰弯较小且未过中线
图2-3-7 KingⅣ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侧弯弧度累及L4的长胸弯
图2-3-8 KingⅤ型侧弯
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双胸椎侧弯,上胸椎呈左弯和后凸型,下胸椎呈右弯和前凸型,T1倾斜向上胸弯的凹侧
图2-3-9 胸腰双主弯
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胸弯和腰弯大约相等(如顶椎旋转及其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Cobb角等),但腰弯略大于胸弯
图2-3-10 胸腰段和腰段脊柱侧弯
全脊柱正位X线片示:侧弯位于胸腰段或腰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