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退行性腰椎不稳

退行性腰椎不稳

时间:2024-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指因椎间盘、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等退变所致腰椎运动节段的刚度减低即产生节段性不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当退变发展到不能维持正常负荷时,椎体间的不稳范围增大,与之相关的小关节突产生半脱位,使脊柱正常活动丧失。异常的机械应力、椎间盘变性及小关节变性被认为是引起椎体节段不稳定的三要素。

【概念】

指因椎间盘、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等退变所致腰椎运动节段的刚度减低即产生节段性不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常见于创伤、退变、椎间盘突出、峡部不连或滑脱、医源性、感染或肿瘤、神经源性或肌源性等。腰椎退变基础是椎间盘和关节突及其韧带相关的变化,表现为髓核含水量及黏多糖下降,其弹性及膨胀效能减低,纤维环网状玻璃样变性,韧带和关节囊松弛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当退变发展到不能维持正常负荷时,椎体间的不稳范围增大,与之相关的小关节突产生半脱位,使脊柱正常活动丧失。病理改变分:早期退变期(功能障碍期);不稳定期与固定畸形期。异常的机械应力、椎间盘变性及小关节变性被认为是引起椎体节段不稳定的三要素。

【临床表现】

表现下腰痛、神经根痛、下肢无力、跛行等为主的临床症状。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主要症状: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持续时间短,经休息及物理治疗可缓解;双侧性疼痛,但两侧疼痛程度不同;疼痛很少波及膝以下;弯腰后直立或站立位弯腰时更为明显。

【影像技术】

1.腰椎正侧及动力位X线片 测量椎体间水平位移、椎体间角度位移范围。

2.CT、MRI 可清楚地显示一些与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压迫有关的改变,包括关节囊钙化,黄韧带肥厚,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管变形或狭窄等改变。

【诊断要点】

1.X线 小关节、棘突不对称排列;小关节增生、肥大及半脱位等;牵张性骨刺(椎体前方或侧方呈水平方向突起);椎间隙窄。

2.动力性摄片 相邻椎体间的相对位移异常增加(图5-3-5),是腰椎不稳的重要表现之一。

3.CT、MRI 显示椎间盘、椎间关节退变的程度和范围(图5-3-6);显示脊髓马尾神经有无受损及其性质和范围;可显示影响脊柱稳定性的脊柱周围软组织。

图5-3-5 退行性腰椎不稳

腰椎X线侧位(A)示:腰椎序列尚稳定;动力过伸位(B)与过屈位(C)片示:L3与L4相邻椎体间的相对位移异常增加;左、右斜位(D、E)片示:椎弓未见崩裂

图5-3-6 退行性腰椎不稳

腰椎侧位片(A)示:L4~5椎体间隙狭窄;腰椎正位片(B)示:L4~5椎体间隙右侧狭窄,椎体边缘可见骨赘形成,脊柱侧凸;MRI矢状位(C~D)示:椎体间隙狭窄,上椎体下部,下椎体上部呈较高信号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