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脊髓实质炎症,以急性发作的脊髓横贯性损害为主。急性期呈脊髓休克征象,如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病情多危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软脊膜和脊髓水肿、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出血,神经细胞萎缩、变性。
【概念】
指脊髓实质炎症,以急性发作的脊髓横贯性损害为主。急性期呈脊髓休克征象,如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病情多危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软脊膜和脊髓水肿、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出血,神经细胞萎缩、变性。
【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 早期一过性弛缓性瘫痪,数周后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
2.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有痛觉过敏带。
3.自主神经症状 尿潴留或尿失禁或便秘,部分最终成自主性膀胱。
【影像技术】
针对脊髓的CT、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形态、密度与信号的改变。
【诊断要点】
1.脊髓造影 常见脊髓弥漫性肿胀或正常。
2.脊髓CT 脊髓轻度增粗,密度不均匀等。
3.脊髓MRI 可见脊髓肿胀,多有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图6-2-9),GD-DTPA增强后无强化,是与肿瘤鉴别的要点。
图6-2-9 非化脓性脊髓炎
MRI矢状位T1WI像(A、B)示:胸髓局部粗细不均,内有条状低信号影;矢状位及轴位T2WI像(C、D)示:胸髓局部增粗,内部见条片状高信号影,边界较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