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振理论在焦虑烦躁状态脉诊中的应用
正如我们在千变万化的声波中鉴别各种声音一样,经过训练的医师可以在脉搏的频率谱中鉴别出各种心理情感的振动波成分。烦躁焦虑状态在脉象上常表现为双寸的动、躁、数、高、短。其机制可能为:心的基本频率是不变的,而五脏六腑的频率各不相同。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例如患者处于烦躁焦虑状态时,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发生频率的改变,七情受伤,首伤心神,此时易烦躁易怒。肝发怒本身肝的频率振幅增大,此时需要大量的血液循环以供应这种怒气的能量供应,在脉象上表现为左关有一圆包样的凸起,并且指下有热辐射感,在脉管表层有一层躁急的谐振波,心烦之人会在左寸表现为疾数,并且脉管上有一扎手高频的烦躁谐振波;郁气闷积人体过久之后,在脉象上肝这一低频的脏器的经络上的谐振波发生变化,变得比原来的“缓缓袅袅”的脉象更加密集,更加高频。
(二)共振理论在焦虑烦躁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共振理论不仅能解释烦躁焦虑状态的中医脉诊特点,还能解释烦躁焦虑状态相应的邪犯脏腑,帮助医者找到病因、病机,协助辨证,解释治病机制。“共振”有叠加效应,可增强“生物波”的能量。“共振”传递的“生物波”作用于躯体内脏器官的“共振”振动可以刺激躯体的本体感受器和内脏器官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躯体组织器官的振动信息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的分析处理输出信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躯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生物波”可以穿透病态组织细胞,使血管重新开放,推动血液循环,改善躯体新陈代谢。在一定的条件下,脑电波的同步共振,可修复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新生,例如通过拍打相应的经络和穴位后,通过“共振”能量传输的理论,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医者可感觉到患者全身的热辐射增加,热量散发,体内郁气得以舒发,使闭塞的经络打开。而中药归经也正于此,每味中药都有自己独有的生长的地理、天气环境,在与天地共振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归经效应,这与中医天人相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烦躁焦虑的患者经过辨证后加入天麻、钩藤、朱砂、羚羊角粉等入心经、肝经之品清心疏肝安神,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上述是共振理论在烦躁焦虑状态中应用的实例,这一理论还不是非常完善,仍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相互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