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下腔静脉-右心房连接

下腔静脉-右心房连接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下腔静脉在脊柱右侧上行与右心房相连接。先天性心脏病时可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部位是分段诊断法时确定心房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要了解各种变化以做出恰当判断。如前面分段诊断法的内容所述,下腔静脉在脊柱右侧与右心房连接时为心房正位,反之则称为心房反位。

通常下腔静脉在脊柱右侧上行与右心房相连接。先天性心脏病时可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部位是分段诊断法时确定心房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要了解各种变化以做出恰当判断。

如前面分段诊断法的内容所述,下腔静脉在脊柱右侧与右心房连接时为心房正位,反之则称为心房反位。而下腔静脉缺如时不能通过这种方法确定心房位置,但若通过奇静脉与右上腔静脉连接时,则可以认为是心房正位而称为原发性心房正位(primary atrial situs),反之则心房为反位称为原发性心房反位(primary atrial inversus)。

1.心房正位或原发性心房正位

图1-7-1 心房正位或原发性心房正位

2.心房反位或原发性心房反位

图1-7-2

I-b、II-b时降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伴行(aorticocaval juxtaposition),为无脾综合征的特征。I-c、II-c时降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伴行,I-a、II-a也有类似情况。I-d、II-d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连接时为原发性心房正位,半奇静脉连接时为反位。下腔静脉缺如是多脾综合征的特征。I-e、II-e不是连接形式,但因为降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伴行容易和其他连接形式混淆,因此一并放置图中。在心房正位伴右位主动脉弓以及心房反位伴左位主动脉弓的情况下,在膈肌高度降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和两者并行的表现形式许多情况下相同,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这种情况下并非降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并行,与无脾症也无关,根据主动脉弓的形态容易进行鉴别。

图1-7-3 心房正位(正常)

脊柱右侧矢状切面(a)上观察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脊柱左侧矢状切面(b)上观察到降主动脉走行于心脏后方,剑突下水平切面(c)上可同时显示脊柱、下腔静脉和降主动脉及其位置关系

图1-7-4 心房反位

下腔静脉在脊柱左侧与右心房连接,脊柱正前方可见降主动脉,诊断为心房反位(II-C)

图1-7-5 原发性心房反位(II-d)的半奇静脉连接

脊柱正前方(XM)为降主动脉(a),未见下腔静脉,脊柱左侧可见在心房后面上行的半奇静脉(b)

图1-7-6 肋弓下水平断面的心房正位(I-a)

可见脊柱右侧为下腔静脉,左侧为腹主动脉

图1-7-7 特殊的下腔静脉右心房连接

下腔静脉在脊柱右侧与右心房连接,下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位置较正常靠后,连接处可见狭窄。共同房室瓣的患者有时可以见到这种情况。心导管检查有时出现导管极难插入右心房的场合,事先获取正确的信息很有必要

图1-7-8 心房不定位:(I-b)

脊柱右侧可见下腔静脉与降主动脉并行(aorticocavl juxtaposition),此例为无脾综合征原发性心房正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