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葛退热合剂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经验处方。
【处方】 柴胡15kg,葛根15kg,薄荷12kg,黄芩15kg,生石膏30kg,生甘草4.5kg,板蓝根15kg,连翘1.5kg。
【制法】 将上述全部中药充分混合均匀,置多能提取罐内,加水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浸泡1h,收集挥发油,备用。煎煮3次,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h、1h、1h。过滤,静置24h,再次过滤。合并3次煎煮液,用减压浓缩至12.6万ml。加入单糖浆10000ml,煮沸15min,放冷。然后加入备用挥发油充分混合均匀。分装250ml瓶,灭菌30min,即得。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邪,解毒清热。用于外感发热引起的治疗恶风寒,口渴、咽干红肿疼痛头痛,咳嗽、身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6小时服一次,成人每次服50~80ml,儿童酌减。
2.柴葛退热合剂
【处方】 柴胡30kg,葛根30kg,薄荷12kg,黄芩15kg,生石膏30kg,板蓝根15kg,连翘15kg,生甘草4.5kg。
【制法】 将上述全部中药充分混合均匀,置多能提取罐内,加水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泡浸1h,然后打开提取挥发油装置,并收集挥发油,备用。加热煎煮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h、1h、1h。将3次煎煮液合并,过滤,静置沉淀24h,取上清液再次过滤。使用减压浓缩罐浓缩至15.5万ml。加入单糖浆1万ml,再将药液加热至沸15min,放冷。然后加入备用挥发油充分混合均匀。分装250ml瓶内,流通蒸汽灭菌30min,贴标签即可。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邪,解毒清热。用于外感发热引起的治疗恶风寒,口渴、咽干红肿疼痛头痛,咳嗽、身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6小时服一次,成人每次服50~80ml,儿童酌减。
3.小儿腹泻宁糖浆
【处方】 党参150g,白术200g,茯苓200g,葛根250g,甘草50g,广藿香50g,木香50g。
【制法】 以上七味,白术、广藿香、木香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药渣与其余党参等四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蔗糖610g及山梨酸3g,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加入上述蒸馏液,搅匀,制成1000ml,即得。
【功能与主治】 健脾和胃,生津止泻,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泄泻、腹胀腹痛、纳减、呕吐、口干、倦怠乏力、舌淡苔白。
【用法与用量】 口服。10岁以上儿童每次10ml,每日2次;10岁以下儿童酌减。
4.感冒止咳糖浆
【处方】 柴胡100g,山银花75g,葛根100g,青蒿75g,连翘75g,黄芩75g,桔梗50g,苦杏仁50g,薄荷脑0.15g。
【制法】 以上九味,除薄荷脑用适量乙醇溶解外,其余柴胡等八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4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50g,煮沸溶解,滤过,放冷。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及苯甲酸2.5g、羟苯乙酯0.1g,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 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燥痛、咳嗽、周身不适。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
5.通脉口服液
【处方】 丹参500g,川芎500g,葛根500g。
【制法】 以上三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50℃),加单糖浆350ml,山梨酸钾1.8g,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静置,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与主治】 活血通脉。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ml,每日2~3次。
6.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处方】 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制法】 以上八味,柴胡、金银花、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煎煮3h后,再与柴胡等三味的药渣及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85℃),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与挥发油合并,加入矫味剂,调节p H至规定范围,加水至1000ml,混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1岁以内每次2.5~5ml,1-3岁每次5~10ml,3-7岁每次10~15ml,7-12岁每次15~20ml,每日3~4次。
7.心通口服液
【处方】 黄芪、党参、麦冬、何首乌、淫羊藿、葛根、当归、丹参、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蛎、枳实。
【制法】 以上十三味,取葛根、丹参,加7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h,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药渣与黄芪等十一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与乙醇提取液合并,加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24~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870ml,冷藏24~48h,滤过,加单糖浆210g,用那个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 H至7.0,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气阴两虚、痰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心痛、胸闷、气短、呕恶、纳呆;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0~20ml,每日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