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然的大豆苷元以糖苷形式存在,即大豆黄苷。通过Caco-2模型研究大豆苷元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大豆苷元体内吸收良好迅速,推测其吸收为被动扩散方式,不受p H等的影响。研究大鼠灌胃给予50mg/kg 14 C-大豆苷元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发现30min后在血样中即可检测到放射性,血浆放射性达峰时间较晚,6~8h放射性水平最高,此后缓慢下降;静脉注射给药后,血中放射性快速下降,30min后下降变慢,t 1/2α和t 1/2β分别为13min和42min。
天然的大豆苷元以糖苷形式存在,即大豆黄苷。通过Caco-2模型研究大豆苷元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大豆苷元体内吸收良好迅速,推测其吸收为被动扩散方式,不受p H等的影响。
研究大鼠灌胃给予50mg/kg 14 C-大豆苷元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发现30min后在血样中即可检测到放射性,血浆放射性达峰时间(t max)较晚,6~8h放射性水平最高,此后缓慢下降;静脉注射给药后,血中放射性快速下降,30min后下降变慢,t 1/2α和t 1/2β分别为13min和42min。
研究大豆苷元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大鼠灌胃给予大豆苷元溶液后迅速吸收,并经首过代谢转化为大豆苷元-7- O -葡萄糖苷酸,大豆苷元和大豆苷元-7- O -葡萄糖苷酸达峰时间很快,t max分别为0.46h和0.40h,最大血药浓度C max分别为601.1和3000.0ng/ml,以游离大豆苷元计算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2.8%,以大豆苷元总量(大豆苷元和大豆苷元-7- O -葡萄糖苷酸)计算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7.0%,表明大豆苷元溶液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而快速的吸收,其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强的首过代谢,生成大量的葡萄糖苷酸结合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