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肝切除术后的影像表现

肝切除术后的影像表现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断离肝实质是肝切除手术的重要步骤,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出血、胆漏以及残肝大范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肝切除术中常阻断肝血流,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缺血坏死肝组织无血供或少血供,严重时出现液化坏死。

(一)肝切除的断肝技术

肝切除术除了切除方法的不同,主要还有断肝方法及阻断肝血流方法的选择。断离肝实质是肝切除手术的重要步骤,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出血、胆漏以及残肝大范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断肝技术主要有:①指折法和钳夹法,简单快捷,但对肝组织损伤较大;②超声吸引刀,显著减少出血量,减少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残肝的功能,增加手术切除率,且有利于保留重要的血管和胆道;不足之处是切割速度较慢,价格昂贵;③水射刀,解剖精细,能精确保护血管和胆管、无任何热损伤、切肝时不用阻断肝门,但对肝硬化肝组织难以切割,且操作不慎易引起水溅,造成癌细胞扩散;④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止血可靠,低温刀头,集组织止血、解剖、管道永久闭合功能于一体,无需行肝门阻断;不足之处是切割速度较慢;⑤微波刀,有杀灭切缘残癌的作用,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避免阻断肝门,对肝硬化者尤为有利;主要不良反应是继发感染导致肝脓肿;⑥高频电刀,操作简便省时,但电凝高温会损伤周围组织;⑦多功能手术解剖器,集刮碎、钝切、吸除、电凝四项功能于一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⑧聚焦超声刀,切割精确,凝血好,仅产生少量汽化水雾,对周围组织无传导性组织损伤,特别适用于腹腔镜外科中肝切除;⑨激光刀,切割力强,止血性能好,但激光穿透力强,对肝组织的损伤较大。

(二)肝切除术阻断肝血流的方法

肝切除术中常阻断肝血流,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阻断肝血流的方法有:①连续Pringle法,即连续阻断肝门血流;②间歇性Pringle法,指阻断肝门血流15~20min,然后开放血流5min,也可以阻断5min,开放1min,可重复进行;③半肝血流阻断,仅阻断欲切除病变一侧肝的动脉和门静脉血供;④全肝血流阻断,肝流进、流出的血流完全阻断,包括肝门部Pringle法及肝上、下腔静脉的阻断;⑤保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即同时阻断进肝血流和肝外肝静脉,保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目前临床上最经典最常用的是Pringle法。

(三)肝切除术后的具体影像表现

1.肝切除后残肝代偿性增大 肝切除术后,残留的肝细胞肥大增生,残肝体积明显增大(图1-10,图1-11)。随着肝组织的代偿性增生,肝缺损区范围逐渐缩小。

图1-10 肝右叶Ⅷ段肝细胞癌术后左肝代偿性增大

A.术前CT增强扫描门脉期,肿瘤强化密度低于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左肝体积细较小;B.肝右叶切除术后3个月,CT增强扫描门脉期,肝右叶大部分缺如,肝左叶代偿性增大

图1-11 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术后左肝代偿性增大

A.术前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肝左外叶体积较小;B.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左外叶体积较小;C.肝右叶切除术后3个月,CT增强扫描门脉期,左肝体积较术前明显代偿性增大;D.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左肝体积较术前明显代偿性增大

2.肝局部缺如和肝切缘渗出 肝切除部位肝缺如,局部形成术后残腔,切缘规整,残腔形态与手术方式有关,肝段切除多呈楔形。肝切缘用大网膜覆盖,周围有液体渗出,表现为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腹腔内肠管占据残腔区(图1-12,图1-13)。

图1-12 肝右叶切除术后

A.CT平扫,肝切缘光整,切缘旁少许积液;B.CT增强扫描动脉期,切缘旁肝实质见小斑片状强化;C.CT增强扫描门脉期,残肝强化密度均匀;D.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切缘旁少许积液

图1-13 肝右叶切除术后

A.CT平扫,肝右叶缺损区残腔被肠管填充;B.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右叶缺损区残腔被肠管填充;C.CT增强扫描门脉期,肝右叶缺损区残腔被肠管填充;D.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右叶缺损区残腔被肠管填充

3.肝切缘局部充血 肝切除的手术创伤导致术后肝切缘局部充血,CT增强扫描动脉期术区边缘部和周围肝实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强化,强化密度均匀,边界模糊。此强化区平扫显示等密度,门脉期显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肝切缘部的充血带可逐渐减轻至恢复正常(图1-14,图1-15)。

图1-14 肝左叶切除术后

A.CT平扫,右肝切缘旁少许积液;B.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右肝切缘旁肝实质见片状强化,边界不清;C.CT增强扫描门脉期,右肝强化密度均匀

图1-15 肝右叶Ⅴ段切除术后

A~C术后3个月复查。A.CT平扫,肝缺损区少许渗出,边界模糊;B.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切缘旁肝实质见片状强化,边界不清;C.CT增强扫描门脉期,肝切缘旁肝实质强化密度仍稍高于正常肝实质;D~F.术后8个月复查。D.CT平扫,肝缺损区范围缩小;E.CT增强扫描动脉期,原肝切缘旁片状强化消失,肝实质强化密度均匀;F.CT增强扫描门脉期,残肝强化密度均匀,肝切缘边界清楚

4.肝切缘旁积血、积液 肝切除术后切缘处因手术创伤、胆漏、引流管引流位置不当或引流不畅等原因,创面局部出现多量的液体和血液的渗出。CT表现为肝切缘旁有大量的液体积聚,密度均匀,积液被周围组织包裹则形成包裹性积液(图1-16,图1-17),如合并大量新鲜出血,则密度不均匀,内见片块状密度增高影。

图1-16 肝右叶切除术后术区积液

A~B术后2周。A.右肝缺损区大量积液,局部形成包裹性积液,右侧胸腔积液;B.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切缘局部包裹性积液和右侧胸腔积液;C~F右肝切除术后4周。C.于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区放置引流管,积液较前减少;D.为C图的下一层面图像,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区放置引流管,积液较前减少;E.为D图的下一层面图像,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区放置引流管,积液较前减少;F.为图C的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区放置引流管,积液较前减少;G和H右肝切除术后3个月。G.肝切缘包裹性积液明显缩小;H.为G图的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切缘包裹性积液明显缩小

图1-17 右肝切除术后15个月(与图1-16为同一病例)

A.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已吸收,局部仅显示残腔区瘢痕组织;B.A图的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肝切缘包裹性积液已吸收,局部仅显示残腔区瘢痕组织

5.肝缺血坏死 肝切除时阻断肝血流会导致肝局部缺血坏死,术中损伤或结扎肝动脉和门静脉,肝组织可出现大片缺血坏死。缺血坏死肝组织无血供或少血供,严重时出现液化坏死。CT平扫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增强扫描低密度区未见强化,形态与缺血坏死肝叶、肝段相似(图1-18,图1-19)。

图1-18 肝左叶切除术后肝Ⅷ段缺血

A.CT平扫,肝右叶密度不均匀,肝Ⅷ段见楔形密度减低区;B.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肝Ⅷ段楔形密度减低区较平扫清楚;C.CT增强扫描门脉期,肝Ⅷ段楔形密度减低区较动脉期更清楚;D.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显示肝密度减低区冠状范围

图1-19 肝左叶切除术后肝右叶缺血坏死

A.CT平扫,右肝密度不均匀,见大片低密度坏死液化区,右肝管内见一支架影;B.为A图的下一层面图像;C.为B图的下一层面图像;D.为C图的下一层面图像;E.CT增强扫描动脉期,右肝大片低密度坏死液化区显示更清楚;F.为E图的下一层面图像;G.为F图的下一层面图像;H.为G图的下一层面图像;I.CT增强扫描门脉期,右肝大片低密度坏死液化区显示较动脉期清楚;J.为I图的下一层面图像;K.为J图的下一层面图像;L.为K图的下一层面图像;M.CT增强扫描门脉期,多层面冠状重组图像,显示右肝缺血坏死液化区上下范围

6.胸腔积液 肝切除手术时刺激膈肌、术后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和胸腔静脉、淋巴回流障碍等均可导致胸腔积液。CT表现为胸腔内弧形液体密度影,以右侧胸腔多见(图1-20)。

图1-20 右肝切除术后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