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常累及多系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静脉曲张治疗后监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由于反复出血,死亡率极高。临床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止血、气囊加压止血、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硬化剂注射和组织胶栓塞治疗。其中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多用组织胶注射治疗。目前组织胶注射最常使用“夹心三明治”法,即先向靶静脉注入碘油,接着注入组织黏合剂,再注入碘油。作为异物,随着血管的逐步闭塞组织胶会从注射区域黏膜自然地脱落排至胃内,称为排胶现象。正常时排胶需1周至数月,与曲张静脉闭塞的速度同步。由于胃底静脉与周围有较多的血管沟通,为了预防异位栓塞,利用碘油不透X线的特性,术中常选用X线监测、控制注射药量。组织胶注射可在局部形成溃疡或穿孔、再出血及异位栓塞,详细的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静脉曲张血管注射组织胶后,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局部结节状、条状高密度影(图1-204)。静脉曲张严重的患者,最好术前行CT检查,详细了解胃底周围有无异常增多的血管交通支(图1-205A~C),防止注射组织胶时通过这些异常通道发生异位栓塞。术后CT检查则显示组织胶栓塞血管的全貌(图1-205D~F),增强扫描时如果组织胶周围血管仍出现强化,提示曲张静脉闭塞不完全,容易发生近期内再发出血。如果组织胶的范围超出静脉,提示进针过深穿透血管壁,容易造成局部溃疡或穿孔。利用CT复查还可以监测排胶过程。
静脉曲张的外科手术方法主要有分流术、选择性分流术、断流术及分断流联合术。影像学检查能帮助临床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
CT增强扫描能在术前对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图1-206A),可以在外科术前就相当准确地判断脾切除手术的难易程度及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趋势。如果CT显示脾与后腹壁及脾与膈肌之间有大量的侧支循环,提示脾切除术的难度较大,出血将会较多,而且切脾之后门静脉压力下降将不明显,可选择TIPSS,并于术后可用X线平片。CT增强扫描监测TIPSS支架管的形态是否通畅及曲张静脉的变化情况(图1-206B~D)。反之,若CT显示脾动脉粗大,脾与体循环之间没有显著侧支形成,则脾切除术较易施行,且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明显(图1-207)。
手术后钡剂造影复查可以判断手术的效果,如术前有中重度静脉曲张者,术后减轻(图1-208A)或消失,则预示手术效果(减压效果)较好,短期内复发出血的机会不大。若在随访过程中造影发现曲张的静脉重新出现,则有复发出血的危险。应当指出在急性出血期间以及出血停止后数日内不应进行此项检查。而CT检查则往往不受限制,所有手术都会在CT检查图像上遗留相关改变,阅片人要仔细了解手术方式,才能正确解读相关征象,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图1-208,图1-209)。
图1-204 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治疗
X线平片可见贲门-胃底区结节状、条状高密度影(粗箭)
图1-205 组织胶栓塞治疗
A~C术前。A.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胃底静脉曲张(细箭)及周围异常增多的血管交通支(无尾箭头);B.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示食管胃底纡曲增粗的静脉(细箭);C.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示胃底静脉曲张(细箭)及周围异常增多的血管交通支(无尾箭头);D~F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治疗后。D与A图为同一层面,胃壁(细箭)、胃外(无尾箭头)曲张的静脉内已有高密度组织胶栓塞;E.与B图为同一层面,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治疗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已被高密度组织胶栓塞(细箭),周围血管未见明确强化,考虑栓塞完全;F.与C图为同一层面,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治疗后,示胃底曲张静脉内的组织胶栓塞(细箭)及周围交通支内的异位栓塞(无尾箭头)
图1-206 静脉曲张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
A.肝表面凹凸不平,剑突下纡曲成团的静脉(无尾箭头)及胆囊结石(细箭);B.TIPSS术后,剑突下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无尾箭头),提示门静脉高压得到有效缓解;C.腹部正位X线平片,示TIPSS支架管(粗箭)和胆囊结石(细箭);D.腹部侧位X线平片,从不同角度示TIPSS支架管(粗箭)和胆囊结石(细箭);E.CTMPVR,示TIPSS支架管通畅,其内对比剂充盈均匀,其右下方颗粒状高密度影为胆囊结石(细箭)
图1-207 脾肾静脉分流
A~C术前。A.门静脉主干、左右分支见血栓(细箭)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无尾箭头);B.为A图下一层面,示门静脉主干血栓(细箭),门静脉海绵样变(无尾箭头)及脾门区扩张的脾静脉(粗箭);C.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示门静脉主干血栓(细箭),门静脉海绵样变(无尾箭头)及脾门区扩张的脾静脉(粗箭);D~L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后2周。D.与图A同一层面,示脾缺如,肝门周围纡曲扩张的静脉(无尾箭头)明显减少,门静脉内血栓(细箭)大致同前;E.与图B同一层面,门静脉内血栓(细箭)征象同前,周围海绵样变的静脉纡曲扩张程度明显减轻(无尾箭头),提示静脉内压力减小,残留的脾静脉(粗箭)仍较粗;F.为E图下一层面,示门静脉内血栓(细箭)、周围海绵样变静脉(无尾箭头)及原脾门区脾静脉残端(粗箭);G.为F图下一层面,示脾静脉残端(粗箭)折向右后走行,汇入左肾静脉;H.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与图C同一层面,门静脉内血栓(细箭)征象同前,周围海绵样变的静脉纡曲扩张程度明显减轻(无尾箭头),脾缺如,原脾门区脾静脉仍较粗(粗箭);I.为H图下一层面,左肾静脉主干已经出现,脾静脉残端(粗箭)折向右下走行,肝门区仍见海绵样变静脉(无尾箭头)及门静脉内血栓(细箭);J.为I图下一层面,示脾静脉残端(粗箭)向右后走行,汇入左肾静脉,肝门区仍见海绵样变静脉(无尾箭头)及门静脉内血栓(细箭);K.CTMIP,示远段脾静脉折向右后下汇入左肾静脉;L.CTVR,通过旋转角度更清楚地显示术后脾静脉向肾静脉分流的状态
图1-208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后
A.2年半前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钡剂造影,示食管下段及胃底纡曲的充盈缺损,似“蚯蚓状”外观;B.CT增强扫描轴位示脾缺如,脾静脉中段见缝扎线影(细箭),肠系膜上静脉内半月状充盈缺损(无尾箭头),提示血栓形成;C.为B图下一层面,示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无尾箭头),左肾萎缩;D.溶栓治疗1周后复查,对比B图,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无尾箭头)较前有所缩小,脾静脉中段缝扎线影征象同前(细箭);E.对比C图,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无尾箭头)较前有所缩小,左肾萎缩征象大致同前
图1-209 门腔静脉分流术
A.脾切除、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肝门区仍可见较多纡曲的静脉;B.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示脾切除,门腔静脉间高密度留置管影为人工血管,其内通畅,可见对比剂充填
(二)腹水
肝硬化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是腹水,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50%可发生腹水。患者一旦以顽固性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时,通常被认为肝功能已经失代偿。因此可以认为腹水的出现是肝硬化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提示患者2年间有50%的病死率,一般临床治疗无效,往往需要考虑肝移植。
腹水的CT表现为液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水抑制T2WI高信号可被抑制。
仰卧位腹部影像学检査,少量腹水常积聚在肝周间隙、肝下后间隙及直肠前方陷窝中;大量积液时,腹水聚积在两侧结肠旁沟内,并推压结肠向中央聚拢;积液也可位于小肠系膜根部附近并推移小肠。影像学能发现临床体检察觉不到的少量腹水,而且可动态观察腹水的消长情况(图1-210)。
图1-210 肝硬化并腹水
A.CT增强扫描,示肝表面凹凸不平,肝周见少量积液;B.1年后复查,肝体积进一步缩小,肝周积液量增多;C.15个月后复查,顽固性腹水,腹水量增加,胃小弯侧高密度影为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治疗术后改变
(三)脾增大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几乎100%伴有脾增大,只是肿大的程度不同。有研究表明脾体积增大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因此临床随访脾体积变化非常重要。
脾体积可通过影像检查手段非常准确地在体测量得到。粗略目测的诊断依据为肋单元法,即超过5个肋单元定义为脾体积增大。也有学者提出脾体积与其厚度(轴位脾门层面脾门到最外缘的距离)及长径(冠状位脾上下缘间的长度)明显相关,一般认为脾厚度>4cm、长径>10cm为脾增大(图1-211A、B)。脾下缘超过肝下缘也可认定为脾增大。
影像学检查还常用于监测脾有无栓塞、切除等术后改变(图1-211C、D)。
图1-211 脾增大
A.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脾体积超过8个肋单元,厚度>4cm;B.脾长度>10cm,脾下缘明显超过肝下 缘;C.脾切除术后10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脾缺如,左上腹被结肠占据;D.CT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示结肠脾曲占据了原脾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