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食管切除术及术后影像表现

食管切除术及术后影像表现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经右胸后外侧切开食管切除术 手术入口经胸部第5肋间隙。这种术式适合位于胸段食管任何部位病变的切除,便于胸腹部淋巴结的清扫,但对中上段食管癌切除范围常显不够。横断以远食管通过后纵隔被拉入腹腔,再于胃食管连接部横断食管,将胃通过后纵隔与颈部食管吻合。食管癌治愈性手术切除仅25%,其余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则经姑息性切除或旁路手术,降低局部复发或缓解症状。食管切除术后的影像表现与上述的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食管术后解剖

食管切除的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经右胸后外侧切开食管切除术 手术入口经胸部第5肋间隙。这种手术方式不受主动脉弓的限制,常与腹部和颈部切口联合运用。胃通过腹部切口或食管裂孔游离。残余食管通常在胸腔内或颈部与胃吻合(图5-1至图5-4)。

(1)右胸和腹部二联切口:即Ivor Lewis 食管切除术,是最常用的胸段食管切除手术。经上腹部手术切口,游离出胃,然后经右后外侧行胸廓切开术解剖食管,将含肿块的一段食管切除;胃贲门部缝合,并行幽门成形术,将胃通过食管裂孔拉入胸腔,在上胸部进行胃食管吻合术。这种术式适合位于胸段食管任何部位病变的切除,便于胸腹部淋巴结的清扫,但对中上段食管癌切除范围常显不够。

(2)右胸、腹部和颈部三联切口:可充分显露食管全长。将胃提至颈部进行食管胃吻合术,减少了胸内吻合口瘘的危险。这种术式特别适合中上段食管肿瘤的切除,易进行食管、胃的解剖游离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2.经左胸后外侧切开食管切除术 多于第6肋间或肋床进胸。亦可进行左侧胸腹联合切开术,手术入路多经第8肋间进胸并切开膈肌进腹。单纯左胸后外侧切开食管切除术,适合中段以下食管癌的切除。切除左侧膈肌较易游离胃,清扫胃周贲门部、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此种术式联合左颈部切口,可用于肿瘤位置较高,左胸单一切口难以切除干净时,经左颈部进行食管切除重建。

3.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无需胸部切口) 颈部做一切口,向下游离食管至奇静脉弓水平;通过腹部切口,游离胃;通过食管裂孔游离食管下部。颈段食管在一定水平横断。横断以远食管通过后纵隔被拉入腹腔,再于胃食管连接部横断食管,将胃通过后纵隔与颈部食管吻合。

图5-1 经胸廓食管切除术示意图

示食管肿瘤经胸腹部切除食管范围,箭示食管切除端

图5-2 经胸廓食管切除术示意图

示残余食管与食管替代物(胃)在胸内吻合(长箭),短箭示原食管胃连接部吻合,细箭示胃幽门成形术

图5-3 经胸廓食管切除术示意图

示残余食管与食管替代物(胃)在颈部吻合(长箭),短箭示原食管胃连接部吻合,细箭示胃幽门成形术

图5-4 食管癌切除术前及术后食管钡剂造影

A.显示食管中下段菜花状肿块(箭);B.食管肿瘤经胸廓食管切除术后,显示残余食管与食管替代物(胃)在胸内吻合(箭)

食管替代物及其路径:有几种解剖结构用于重建切除的食管。食管替代物最常用的是胃(图5-4),其他替代物包括左半或右半结肠、空肠或游离的血管化移植物(图5-5)。食管癌治愈性手术切除仅25%,其余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则经姑息性切除或旁路手术,降低局部复发或缓解症状。旁路通常位于胸内、经胸骨后或经皮下(图5-5,图5-6)。胸内路径包括食管床途径和骑跨主动脉弓途径,前者路径最短,操作简便,后者主要为左胸切口行主动脉弓上或胸颈吻合及颈部吻合时应用。经胸骨后路径是在胸骨后游离形成隧道,食管替代物由该胸骨后隧道提至颈部与颈段食管进行吻合。经胸前皮下路径是在胸前部皮下游离构成皮下隧道,食管替代物经该隧道提到颈部进行吻合。其中胸内路径最常用,其次为经胸骨后路径,经皮下路径较少用。

图5-5 食管钡剂造影黏膜相和充盈相

示食管替代物为结肠,位于胸腔内

图5-6 胸部CT增强扫描矢状位重组

示食管替代物为胃,位于胸骨后,可见长的气-液平面

(二)食管切除术后的影像表现

食管切除术后的影像表现与上述的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术后早期,胸壁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在X线胸片上呈局部密度增高的阴影。可见沿手术切口排列的多个皮肤钉。术后数天内,通常可见到少量的胸壁下和(或)颈根部积气。X线胸片上可见少量的皮下积气在胸壁切口的周围、腋下或颈根部软组织内,表现为多发小条状或类圆形透亮影;积气较多时,可见沿胸大肌肌束走行的多发条状透亮影。气胸和胸腔积液在拔出引流管前一般都比较少,拔出引流管后,气胸及胸腔积液可暂时性增多,随后逐渐减少。这些现象是开胸术后的常见表现,一般在术后7~10d就可消失(图5-7)。

肋骨残缺,一般右侧为第5肋骨,左侧为第6、第7或第8肋骨,视手术野暴露需要而定,常可见相邻一条肋骨骨折。有时可见再生的肋骨细小畸形,沿原肋骨床走行生长。

图5-7 食管癌术后连续复查X线胸片

A.术后1d,左侧胸腔引流,左侧颈根部及胸壁皮下气肿、液气胸,左侧第7肋骨大部分缺如,左侧胸腔胃;B.术后7d,左侧胸腔引流管拔除后,见左侧颈根部及胸壁皮下气肿减少,胸腔积液较前稍增多;C.术后25d,左侧肋膈角仍有少量积液;D.术后3个月,左侧肋膈角积液消失,仅见胸膜增厚粘连

胸椎左侧或右侧可见拉入胸腔的胃(图5-8,图5-9)。前纵隔胸骨后或胸前壁皮下可看到充气的食管替代物(图5-10)。胸腔胃邻近肺组织可出现节段性肺不张(图5-11),肺不张可长期存在,或随后发生纤维化。食管造影检查,可见吻合口区管壁轻度凹陷,形成小切迹,切迹食管侧或胃侧可形成尖角状(图5-12),钡剂可暂时性停留,局部黏膜不规则。吻合口区管壁亦可光滑(图5-13),局部可形成小囊袋状突出(假性憩室)。CT可清晰显示吻合口处的吻合钉,呈高密度影,环形排列(图5-14)。

图5-8 食管切除术后

CT平扫轴位图,示右侧胸腔胃(箭)

图5-9 食管切除术后

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左侧胸腔胃(箭)

图5-10 食管切除术后

CT增强扫描轴位图,胃位于前纵隔胸骨后(箭)

图5-11 食管切除术后

CT轴位图(肺窗),左侧胸腔胃前方见压迫性不张肺(箭)

图5-12 食管术后食管钡剂造影

食管胃吻合口区见轻度切迹(箭)

图5-13 食管术后食管钡剂造影

示食管胃吻合口光滑(箭)

图5-14 食管切除术后

CT增强扫描轴位图,食管胃吻合口可见环形排列的吻合钉(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