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在评价治疗后原发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影像学的发展,采用多层螺旋CT、MRI和PET-CT对病灶进行体积测量以及功能成像,正逐步应用于肿瘤疗效的预测和评价中。
靶向治疗在作用方式上与传统化疗根本不同,从而决定了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影像学征象变化亦有差异。GISTs靶向治疗早期以组织结构改变为主,体积变化较小,疗效评价以形态学变化为标准受到限制。
GISTs格列卫治疗后肿块缩小(图5-84),但这种反应需要几个月才能达到实体性肿瘤治疗后反应评价的标准。格列卫治疗后,增强后CT上,病灶体积缩小,但其强化方式可不变(图5-85);肿瘤治疗后坏死明显(图5-86),由不均匀高密度变为均匀的低密度;肝转移灶治疗后密度由实性变为液性,酷似囊肿(图5-87)。肿瘤内可见强化的结节,肿瘤血管减少。肿瘤内的黏液变性,偶尔出血或坏死导致肿瘤整体密度迅速下降,可出现液-液平面(图5-88)。GISTs的密度减低多在1个月内即可发生,但治疗后5d或更早就可见到密度减低。肿瘤治疗后实质内亦可逐渐出现钙化(图5-89)。
图5-84 直肠间质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直肠肿块;B.格列卫化疗后3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直肠肿块缩小
图5-85 空肠间质瘤肝转移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肝Ⅲ段病灶环形强化;B.格列卫化疗后8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肝Ⅲ段肿块缩小,强化方式与化疗前类似
图5-86 回肠间质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回肠肿块;B.格列卫化疗后3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肿块坏死明显
图5-87 空肠间质瘤肝转移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肝S2低密度结节病灶;B.格列卫化疗后3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示肝S2病灶囊变,类似囊肿
图5-88 回肠间质瘤肝转移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增强扫描轴位图,肝Ⅷ段显示结节病灶(箭);B.格列卫化疗后2个月,肝Ⅷ段转移灶增大(长箭),其内出现液-液平面,肝Ⅶ段出现新病灶(短箭);C.格列卫化疗后3个月,肝Ⅷ段转移灶缩小(长箭),肝Ⅶ段病灶增大(短箭),肝Ⅳ段新出现病灶
图5-89 直肠间质瘤化疗前后
A.化疗前CT平扫轴位图,直肠区见肿块影;B.格列卫化疗后5个月,CT平扫轴位图,直肠区肿块出现斑点状钙化;C.格列卫化疗后17个月,CT平扫轴位图,直肠区肿块斑点状钙化增多
GISTs在治疗过程中变化多样,可缩小,可增大,或两者同时进行(见图5-88)。如果肿瘤增大,但肿瘤增强后整体密度减低,这并不意味着肿瘤进展,这种增大可能是瘤内的出血或黏液变性。在CT上,主观观察肿瘤治疗后反应,是基于肿瘤结节增强或肿瘤血管减少或消失,或肿瘤密度减低及肿块缩小,这些表现与FDGPET-CT是一致的。在肿瘤早期治疗后测量其CT值可定性评价。当CT不能确定或与临床不一致时,应行FDGPET-CT检查。
GISTs肿瘤切除后,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早地检测肿瘤的复发和进展。GISTs复发首先位于肝和腹膜(见图5-88,图5-90)。传统的评价进展标准包括肿瘤增大、新病灶的出现和转移,这些标准在监测肿瘤中仍然具有价值。肿瘤体积虽未增大,但治疗后呈低密度的肿瘤内出现强化结节,应认为是肿瘤复发。
图5-90 空肠间质瘤术后
A.CT增强扫描轴位图,肠系膜未见转移;B.术后20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显示肠系膜转移(箭);C.格列卫化疗后3个月,CT增强扫描轴位图,肠系膜转移灶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