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缺铁性贫血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缺铁性贫血

时间:2023-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诊断中,贫血当属中医学的“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调、脾胃虚弱、长期失血、劳累过度、妊娠失养等所致,终至气少血衰,出现气血亏虚之象。病位重在中焦脾胃。临床上,缺铁性贫血辨证以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脾肾两亏、虫积四类证候为主。

中医诊断中,贫血当属中医学的“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调、脾胃虚弱、长期失血、劳累过度、妊娠失养等所致,终至气少血衰,出现气血亏虚之象。病位重在中焦脾胃。“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脾为后天之本,乃为水谷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不受纳腐熟,脾不能运化吸收,导致水谷精微不足,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本病。临床上,缺铁性贫血辨证以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脾肾两亏、虫积四类证候为主。

(1)脾胃虚弱: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缺乏,纳食不馨,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淡苔薄,脉象细弱,或虚弱。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2)心脾两虚: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食欲缺乏,食后腹胀,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弱。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生血。

(3)脾肾两亏: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面目虚浮,食欲缺乏,食后腹胀,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见阳痿,舌淡,苔薄白,或水滑,脉细弱,或虚弱。

治法:健脾补肾。

(4)虫积证:除有贫血症状外,尚有腹胀或嗜食生米、茶叶、泥土等,善食易饥,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溏薄有奇臭,神疲肢软及其他虫积见证,苔薄,脉虚弱。

治法:杀虫消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