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分也会损失很大。因此,人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物太过蒸煮:叶酸可被空气和高温破坏,因此,如果过度蒸煮或者加热,食物中的叶酸含量便会大量降低。
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分也会损失很大。因此,人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
(1)买回来的新鲜蔬菜不宜久放。
(2)蔬菜制作时应先洗后切:因为叶酸为水溶性维生素,遇水易溶解,故尽量养成蔬菜洗后再切的习惯,以尽可能减少叶酸的丢失。
(3)避免食物太过蒸煮:叶酸可被空气和高温破坏,因此,如果过度蒸煮或者加热,食物中的叶酸含量便会大量降低。
(4)煮菜时应水开后再放菜:可以防止叶酸的丢失,做馅时挤出的菜水含有丰富营养,不宜丢弃,可做汤。
(5)尽量避免叶酸之敌:如阳光、紫外线、水、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乙醇(酒精)、雌激素、安眠药、阿司匹林、磺胺药剂等,这些可使叶酸失去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