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两大类。其中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很罕见,如范可尼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主要包括药物、化学、物理因素、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其中药物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占首位。化学物质引发的骨髓增生不良有的与剂量有关,有的与个体敏感性相关。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两大类。其中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很罕见,如范可尼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主要包括药物、化学物理因素、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其中药物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占首位。

(1)药物:最常见的是氯霉素、抗肿瘤药、保泰松等解热镇痛药物,其次是甲砜霉素、磺胺、米帕林、有机砷、抗癫药如三甲双酮、抗甲状腺药如他巴唑,以及西咪替丁、肼苯达嗪、乙酰唑胺、氯磺丙脲、氯丙嗪、环氯胍、碘喹啉等。

(2)非药物性化学因素:高度相关的有苯及其衍生物、三硝基苯、砷、重金属类、氯碳氢类杀虫剂如二二三、六六六,以及有机磷农药杀虫剂等。化学物质引发的骨髓增生不良有的与剂量有关,有的与个体敏感性相关。

(3)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电离辐射,如γ射线和X射线等高能射线产生的离子辐射能造成组织细胞损伤,阻止DNA复制。骨髓是放射敏感组织,其抑制程度与放射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全身放射1~2.5Gy剂量可造成骨髓增生不良,4.5Gy半数受照者死亡,10Gy全部死亡。

(4)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HIV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尤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其中80%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