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虽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名,但根据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呈现的显著贫血,严重出血,伴发高热及发病急骤的特点,多将其归属于“急劳”“热劳”“血证”等范畴。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的症状,如头晕无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少纳呆,时有发热及衄血现象,因而将其归属为“虚劳”“血虚”“血枯”或“血证”范畴。二者在辨证施治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中医学虽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名,但根据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呈现的显著贫血,严重出血,伴发高热及发病急骤的特点,多将其归属于“急劳”“热劳”“血证”等范畴。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的症状,如头晕无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少纳呆,时有发热及衄血现象,因而将其归属为“虚劳”“血虚”“血枯”或“血证”范畴。二者在辨证施治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可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

①肾阴虚:临床表现为乏力,手足心热、低热、盗汗,轻者出血较轻,重者出血明显,皮下、口鼻均可出血,甚至眼底及内脏出血,腰酸腿软,大便干结,尿黄,舌质淡或舌红少苔,脉滑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

②肾阳虚:临床表现为乏力,畏寒喜暖,手足冷凉,腰酸膝软,夜尿多,性欲减退,阳痿遗精,大便稀溏,面浮肢肿,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细弱。

治法:温肾助阳,填精益髓。

③肾阴阳两虚:临床表现为乏力,五心烦热,盗汗,自汗,畏寒肢冷,口渴咽干或渴不思饮、便溏、少量出血,舌淡苔白,脉细数或虚大而数。

治法:阴阳双补。

(2)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为急劳髓枯温热证、急劳髓枯虚寒证。

①急劳髓枯温热证:临床表现为壮热口渴,汗出热不退,齿鼻衄血,皮下大片瘀血紫癜,口内血腥臭味难闻,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动则尤甚,女性月经过多,舌质淡干无津,苔黄黑腻,脉象洪大数疾。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②急劳髓枯虚寒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皮肤紫癜,色泽紫黯,形体虚胖,腰膝酸软,纳食不佳,大便清稀,女性月经过多,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填精益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