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肝病患者为什么易发生贫血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有哪些

肝病患者为什么易发生贫血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肝病所致贫血,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占全部老年人贫血的3%。以下因素均易导致肝病患者贫血的发生。治疗方面首先要治疗肝脏的原发病,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贫血的纠正;消化道出血显著者可考虑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或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甚至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贫血是慢性肝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多见。肝病所致贫血,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占全部老年人贫血的3%。以下因素均易导致肝病患者贫血的发生。

(1)血液稀释:由于肝病患者在门脉高压、腹水时血浆容量增大,血液相对稀释,易出现贫血。

(2)红细胞破坏:肝病患者由于血脂增加,红细胞因膜内脂质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多,使红细胞膜变得僵硬,其变形能力下降,故在血流通过脾脏时,易在脾脏内被破坏,寿命缩短,并常合并有溶血。

(3)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痔出血,以及肝功能不良造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所致出血,加重贫血程度。

(4)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易出现失血性贫血。

(5)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不仅对红细胞灭活增加,导致贫血,而且因血小板降低可加重出血倾向,导致失血,加重贫血。

(6)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者,特别是长期嗜酒者,可有营养不良、叶酸储备减少及摄入不足,导致叶酸缺乏,呈现巨幼红细胞贫血。

(7)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肝炎后患者可发生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生这些原因的发病机制如下。

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在胎儿2~5个月时具有造血功能,5个月后逐渐消失,但出生后,许多造血要素,如蛋白质和脂类由肝脏合成,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均在肝脏内储存,一些凝血样物质也在肝脏内合成。

②肝脏具有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前体物质的作用。肝病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生存时间均见中等度缩短。

③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和卵磷脂增加,使红细胞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减弱,更易被破坏。

④促红细胞生成素前体物质不能充分产生。

⑤易合并消化道静脉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⑥肝病患者易发生造血的主要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

治疗方面首先要治疗肝脏的原发病,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贫血的纠正;消化道出血显著者可考虑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或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甚至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另对于造血原料缺乏者可补充造血原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