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早搏不能与心脏病画等号

为什么说早搏不能与心脏病画等号

时间:2023-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死、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非罕见。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画等号。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死、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非罕见。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画等号。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X线片、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良性早搏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许多有早搏的病人本无自觉症状,而是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些病人可觉心悸、胸闷、类似坐电梯快速升降时的感觉或心脏偶然的有力搏动,有无症状或症状轻重并不与早搏的数量或频发程度成正比。有人每天发生数千上万次早搏毫无症状,有的人每天几十个早搏,症状很多。同一个人的早搏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频度也不相同,病人症状的轻重也常常与早搏频发程度不相关。绝大部分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些与心理因素,即由于不了解良性早搏的意义而紧张和忧虑有关的症状。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之所以称为良性,是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预后良好。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对有症状者,要做具体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所致的症状,应充分解除顾虑。

不能否认,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产生症状,如症状确系早搏直接引起,应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治疗,如普萘洛尔、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用普萘洛尔、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不可使用对脏器毒性作用过大的胺碘酮。口服用药即可,不必静脉用药。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数量与频度变化。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摸自己的脉搏,越摸越紧张。也有不少医生或病人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把年龄与早搏相结合做病因诊断缺乏科学根据,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这种臆测性的诊断使得大量预后很好的良性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正确认识良性早搏不但是病人的事,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事。医生不正确的认识与解释是医源性疾病的根源。

专家提示

在各种体检的心电图上对查出早搏的结论往往为“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或房性)早搏”。如果医生没有耐心对病人做解释,这些术语会给病人精神上造成压力。再加一些流传的说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突然死亡,对病人精神的打击更大,所以,当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早搏”时,要进一步检查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果没有,不必更多药物治疗,以消除诱因为主。

小知识

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系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通俗地说就是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因此在保护病人的同时也应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往往最容易患医源性疾病的是医务人员,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稍不注意预防就容易被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