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融合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医学书籍,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为张仲景所著。其实,张仲景的原著名应为《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和《阴阳大论》的基础上,广泛汲取汉和汉以前医家的有效方药和各具特色的医疗成果著成的。该书记有诊病方法、处方与误治医案。最主要的是,张仲景创立了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疗方式—辨证论治。迄今为止,1800多年以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一样,一直被中医界学者奉为瑰宝。凭着辨证论治,无论多么复杂的病证,医家都能够抽丝剥茧,发现疾病的“本来面目”。辨证论治的意思可以做如下阐释:疾病千变万化,不同体质的人可以呈现同样的临床症状,而相同的临床症状中又渗透着不同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张仲景正是从大量的、不同的疾病症状中高度概括出相同的病理机制—“证”。抓住了这个“证”,再进行系统分析,选方用药,便疗效卓然,即使是难病、怪病,也能迎刃而解。这是缜密的逻辑思维与辨证法思想相结合,从而得出中医特有的一套理论体系。这也是中医的无穷奥妙所在!就像张飞和林黛玉同样得了“感冒病”,病虽相同,显而易见,二人的体质、病理机制及机体对疾病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辨证论治思想使中医师的看病重点落在了“患病的人”身上,而不仅仅是“人患的病”。这也正是辨证论治思想一展身手的亮点所在。同是“感冒病”,可能方药不同,煎服方法不同,服药时间不同,饮食禁忌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下面的情况:20世纪50年代,蒲辅周老中医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疗效显著,西医大夫欲求蒲老“神方”,蒲辅周老中医便把几千个有效患者的方子展现给西医看,结果西医大夫傻了眼—几千张方子,张张不同,同一个流行性脑膜炎,怎么中医开出这么多方子!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中医最难领悟的关键所在!老百姓看中医,经常说,“我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我有急性肾炎”“我有高血压病”“给我开个方吧!”作为一名严谨的中医师,会负责地告诉患者,“无方可开!”看了蒲辅周老中医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的事例,“无方可开”之义理不言自明。
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中之重,但是要掌握辨证论治的方法,则并非轻而易举,这也是中医难学之处!幸好,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如何“辨证”与“论治”详尽地告诉了我们。《伤寒论》不仅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全书,同时也是一部方法学专书。正是因为医家掌握了诊病方法,所以在1800多年后的今天,医家仍然广泛地应用着《伤寒论》的理法方药。
作为病名,“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指的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难经》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句话中出现了两处“伤寒”,但两处“伤寒”含义截然不同。“伤寒有五”之“伤寒”,即是广义之“伤寒”。《伤寒论》所述之病状特点,也是指外邪侵袭人体后所致疾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指的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一类病证。《难经》中“有伤寒”之“伤寒”,即为狭义伤寒。
“伤寒”一词,中医学者沿用至今,而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一书,也成为了一门学问。《伤寒论》一直作为中医界学子登堂入室之指明灯。直至20世纪80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熊曼琪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伤寒学”的概念。她认为研究《伤寒论》仍落在研究一本书之窠臼。然而,《伤寒论》这部古今医学奇书,其应用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一本书所应有的,故“伤寒学”应当成为中医院校莘莘学子必学的一门临床课程。以研究《伤寒杂病论》一书为基础,探讨其中理法方药的运用规律,推而广之,应用于治疗临床上不同的疾病,使“伤寒学”从学科向临床过渡,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伤寒论》虽包罗万象,为中医学者案头必备之书,但仍以狭义“伤寒”证治内容居多,并兼以部分杂病内容。此书为仲景在深入挖掘古医家经验、继承东汉以前的理法方药、结合多部经典医书所编撰的医学宝典,融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内容于其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即使在180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一系列难症、怪病都有着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尤其是2003年,在全国医务工作者与“非典型肺炎”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西医几乎江郎才尽的时候,中医大显身手,功不可没,一度摘掉老百姓心目中“慢郎中”的帽子,而《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则是中医药取得“抗非”全面胜利的中流砥柱。可是,在仲景完成此书时,却并未被当世所重视,其学术价值和理论体系尚未得到当时医家公认。张仲景在书中自序中写道,“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意思就是说如果哪位医家能够认认真真地研读此书,那么临床上一大半的疑惑都会迎刃而解。张仲景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慈悲救世的理念撰写此书,滴滴心血,于此句中,可见一斑。可惜的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乱频仍,以致仲景逝后不久,此书就散落在民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