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fractureofhumeralshaft)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1%。多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一)应用解剖
1.肱骨干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方1~2cm到肱骨髁上2cm范围内的骨折。
2.骨骼解剖学特点与滋养血管及其临床意义:上段骨骼毛糙,下1/3光滑。毛糙部位是肌肉附着点,骨骼的血供丰富,骨骼容易愈合;下1/3光滑部位血供差,仅有骨膜和滋养动脉供应,骨折后滋养动脉中断,再加上手术复位时进行骨膜剥离,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肱骨干的中下1/3部位是肱骨外形从圆柱形转变为扁平的位置,骨骼强度减弱,故也是该部位最容易骨折的解剖学基础。
3.肌肉解剖学特点与临床意义:肱骨中上段的外侧有三角肌附着,三角肌功能主要是肩关节外展。肱骨上段内侧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附着,该肌群对肱骨的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内收;肱骨中段的内侧有喙肱肌附着——该肌的功能是导致上臂的内收;从肩胛骨起到桡骨粗隆止的肱二头肌功能是使肘关节屈曲;从肱骨上中段后侧、内侧和外侧起到尺骨鹰嘴止的肱三头肌功能是使肘关节伸直。以上是正常情况下各重要肌肉的功能,但如果骨折,上述肌肉常常影响着骨折后的移位方向。骨折段的移位因素:骨折段的移位取决于暴力作用的大小、性质和方向,骨折的部位和肌肉牵拉、骨折远段的肢体重量、不适当的搬运和治疗等因素。具体到肱骨骨折的移位,不同部位骨折有不同的移位特点。当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上时,近折段受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段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当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折段由于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段因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肱骨干下1/3的骨折,移位方向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前臂和肘关节所处的位置有关,大部分有成角、缩短和旋转畸形。在体弱病人,无论骨折发生在哪一段,由于肢体的重力作用或者不恰当的外固定重量,都可以引起骨折端的分离移位或者旋转移位。
4.桡神经沟解剖学特点:肱骨后侧有一个特殊的浅凹槽——桡神经沟。在这个桡神经沟内,桡神经紧贴骨骼走行,出桡神经沟后桡神经进入外侧肌间隔。一旦肱骨中下段骨折,极容易发生桡神经损伤,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解剖学特点。该神经损伤,可能是骨折直接损伤,也可能是外侧肌间隔卡压所导致。
(二)病因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是肱骨骨折的原因,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1.直接暴力 常由外侧打击肱骨中段,导致横形或者粉碎性骨折。
2.间接暴力 常由手部或者肘部着地,力量向上传导,加上身体倾倒所产生的剪式应力,导致中下1/3骨折,有时候因为投掷运动或者掰手腕,导致中下1/3骨折,常为斜形或者螺旋形骨折。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等,一般均较明显。
2.肿胀完全骨折段尤其粉碎性者局部出血可多达200ml以上,加之创伤性反应,因此,局部肿胀明显。
3.畸形在创伤后,患者多先发现上臂出现成角及短缩畸形,除不完全骨折外一般多较明显。
4.异常活动亦于伤后立即出现。患者神经干紧贴骨面走行,甚易被挤压或刺伤;周围血管亦有可能被损伤。因此,在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务必对肢体远端的感觉、运动及桡动脉搏动等加以检查,并与对侧对比观察。凡有此并发症时,应在诊断时注明。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端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在三角肌止点以下的骨折,近折端受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
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图2-10)。
图2-10 肱骨干骨折
(四)治疗
1.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骨折:以夹板或石膏固定4~6周。
2.移位明显采用手法复位(图2-11),小夹板或超关节夹板固定。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三角巾悬胸6~8周。横断骨折亦可用U形石膏,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用悬垂石膏固定4~8周。
图2-11 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
3.手法复位失败或开放性多段骨折,或伴桡神经损伤采用切开复位,可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内固定(图2-12)。
图2-12 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