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

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

时间:2023-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型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1型糖尿病,B细胞损害严重或完全缺乏,胰岛素分泌量极低,由于胰腺自身免疫所引起。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必一定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把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是错误的。糖尿病的病因都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已成为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

1.什么是胰岛素 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的功能。外分泌物包括脂肪、蛋白、淀粉等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内分泌物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等。胰岛素由散布在胰脏内小岛样组织的B细胞所分泌,所以称为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①调节糖代谢是胰岛素最重要功能之一。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能促进糖、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和储存的激素。②抑制脂肪分解和生成葡萄糖,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症。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葡萄糖的生成。胰岛素是促进生长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乏,即使小创伤也常难以愈合。④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外钾和镁离子进入细胞内,维持细胞内环境。⑤胰岛素还具有抗炎症、扩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内皮功能,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等非降糖作用。

2.人体内血糖的来源 血糖是指血液内所含的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的能量最重要来源。血糖主要来源于进食糖类经消化后吸收的葡萄糖。其次,来源于肝脏、肌肉内所储备的糖原。蛋白或脂肪也能转化为葡萄糖,称为糖异生。

3.胰岛素对于血糖的调节 随着进食糖类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引起血糖增高时,胰腺相应增加胰岛素分泌,旨在促使葡萄糖进入肝脏和肌肉内合成糖原加以储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减少糖原的异生、抑制消化道对糖的吸收,稳定血糖水平。在非饮食时间,不断地有少量葡萄糖来自肝脏糖原的分解释放入血液,与此同时相应地有少量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糖水平。饮食期间的胰岛素分泌的第一相在进食即刻快速出现分泌峰,仅持续5~10分钟,称为快速分泌相。第二相峰值位于进食后30分钟左右,分泌峰缓慢而持久,称为延迟分泌相。峰值持续2小时左右,直到饮食刺激消失,血糖水平恢复。饮食期间的胰岛素分泌称为餐时胰岛素分泌。非饮食期间的分泌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平时,胰岛内只有少量胰岛素待分泌,多数延迟分泌的是进食后合成的胰岛素。

4.胰岛素与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功能障碍是形成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24小时内基础血糖持续增高以及进食后血糖异常增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临床上,一般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糖尿病。2型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1型糖尿病,B细胞损害严重或完全缺乏,胰岛素分泌量极低,由于胰腺自身免疫所引起。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量轻度减少、正常,甚至增多,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缺陷、第二时相分泌延迟和胰岛素功能障碍,即胰岛素抵抗有关。在临床上,曾把1型糖尿病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必一定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把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是错误的。糖尿病的病因都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功能障碍。因此,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废弃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名称。长期观察表明,2型糖尿病口服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尽管多数患者获得了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但效果有时不能持久。40%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进入晚期时,磺酰脲类等促泌降糖药即使增至极量,却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其原理也许可理解为应用刺激胰岛细胞药物,旨在增加胰岛素分泌以控制血糖水平,对于胰岛细胞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类似于鞭打慢牛的慢性摧残。最后,胰岛B细胞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乃至衰竭。这好比得病后带病工作的人因病情加重而最终丧失工作能力,而及时病假休养,反而能赢得继续工作的能力。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已成为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

最后,药物的选择和应用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