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女,20岁。剖宫产后1天。间断性胸闷、气短1天。体检: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氧分压为50mmHg(正常值75~100mmHg),血氧饱和度为87%(正常时大于94%),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报告描述 CT扫描定位片(图6-4-1A),两侧肺野弥漫性透过度减低,右侧水平裂增厚,右胸廓内缘带状影。CT轴位增强扫描肺窗(图6-4-1B~D),两肺弥漫性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其周围斑片状实变及GGO(箭),右中叶小叶间隔增厚,右侧胸腔积液(无尾箭头)。纵隔窗显示未见肺栓塞征象(未列出)。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也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疾病及创伤所致的以重度缺氧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影像学上常见广泛性肺部异常。ARDS的病因常包括外伤、败血症、重症肺炎、血管栓塞、误吸等。无明确原因的ARDS也称急性间质性肺炎。病理学变化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及透明膜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大、非心源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及缺氧,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低于正常,但无D-二聚体增高及肺动脉压升高。
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①X线检查:发病12~24小时常为阴性。此后出现两肺弥漫性实变,呈斑片状不均匀密度。数周病变吸收,遗留网状影。晚期未完全吸收则出现网状或蜂窝状影。②CT显示病变特点为实变与GGO交错分布,通常以肺腹侧较轻或正常,而背侧(近地侧)明显、多为实变,GGO位于二者之间,且足侧病变较头侧显著,可能与重力作用所致的不张有关。少数可见小叶间隔增厚。③其他:单侧或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叶间裂增厚。肺部病变所致的ARDS还可见原发疾病征象。④由于缺氧,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易出现气胸、纵隔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等征象。⑤ARDS常迅速出现,也可快速吸收,部分患者于数周至数月后遗留纤维化及肺内囊状影。如外伤后ARDS 1例,外伤后3h的CT两肺未见异常(未列出)。图6-4-2A,外伤后24小时仰卧位X线胸片,两肺弥漫性磨玻璃状密度增高影及实变,右肺明显,肺尖相对清晰,两侧肋膈角模糊,右胸廓内缘带状影。图6-4-2B,外伤后3天,胸部CT定位扫描图,两肺透过度明显改善,两中、下肺密度轻度增高,并见含气支气管征,两侧肋膈角及膈面模糊,轴位CT证实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及两下叶膨胀不全(未列出)。
鉴别诊断 ①心源性肺水肿:可见心脏增大、上肺血管增粗等征象。②细菌性肺炎:可与ARDS合并存在,临床上有感染症状,且在非近地侧出现实变或空洞应考虑肺炎可能。③肺泡蛋白沉着症:见本章十一、的相应内容。④百草枯中毒:有明确中毒史。
小结 ARDS的影像学特点为迅速出现的两肺弥漫性GGO与实变,但无心源性肺水肿其他征象,病变以近地侧明显,可完全吸收,也可遗留纤维化,结合原发疾病史不难做出诊断。
(袁 涛 耿左军)
图6-4-1A
图6-4-1B
图6-4-1C
图6-4-1D
图6-4-2A
图6-4-2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