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血病肺部浸润

白血病肺部浸润

时间:2024-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理学上白血病肺部浸润表现为淋巴管周围间质肿瘤细胞浸润、结节或肿块,邻近肺血管充满白血病细胞,小叶间隔增厚、水肿。白血病肺部病变发生率高,且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影像学早期发现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白血病肺部浸润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小结 白血病肺部浸润仅占白血病肺部改变的少部分,影像学特点为间质性改变、结节、GGO或实变,诊断时需与出血、水肿及合并感染鉴别。

临床资料 女,58岁。黑便及咳嗽2周。体检:两肺闻及湿啰音,上中腹压痛。

影像学报告描述 CT平扫(图7-9-1A~C),两肺多发斑片状及大片状实变、GGO及多发结节,右肺病变较多,右中叶实变明显,部分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区内见含气支气管征。增强扫描(图7-9-1D),实变区内见增强血管走行(箭)及含气支气管(无尾箭头)。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影像学诊断:两肺多发病变,考虑为肿瘤,建议活检。最后诊断(活检后病理检查):肺内广泛性白血病浸润。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白血病肺部浸润(pulmonary infiltration of leukemia)常见,尸解出现率达60%以上,但大多数为轻微浸润,影像学上难以检出。白血病患者影像学所见的肺部病变最常见原因并非浸润,常见原因依次是出血、感染、水肿,仅1/4与浸润有关。病理学上白血病肺部浸润表现为淋巴管周围间质肿瘤细胞浸润、结节或肿块,邻近肺血管充满白血病细胞,小叶间隔增厚、水肿。白血病肺部病变发生率高,且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影像学早期发现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白血病肺部浸润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

影像学阳性表现常见于白血病的中晚期,也可见于未治疗的早期患者。①X线胸片表现呈双侧网状或线状影,类似间质性肺水肿或癌性淋巴管炎,其他征象包括境界不清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②HRCT突出表现为间质改变,包括小叶间隔增厚、小结节、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呈套袖状改变,小叶间隔增厚为光滑性或结节状。③肺实质受侵时表现为GGO与实变,多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及胸膜下,可突破肺叶及肺段界限。④CT显示肺结节较少见,以小叶中心及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较多,大小为5~10mm。⑤伴随病变包括肺部感染及出血、胸腔积液、纵隔与肺门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及肿块。

鉴别诊断 主要需与白血病肺部其他病变相鉴别。①肺部感染:包括细菌与真菌、结核、耶氏肺孢子菌、病毒等,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形态多样及多种表现并存,可为多发实变、GGO,也可出现结节、空洞、心包及胸腔积液,病变可较局限,也可为弥漫性。②肺出血:见于移植后、化疗及放疗后,可能与肺血管损伤有关,影像学呈多发实变与GGO,临床上有咯血或痰中带血。③肺水肿:除GGO、实变外,还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征象。④化疗后改变:以GGO及实变常见,常见大剂量化疗药物使用之后。

小结 白血病肺部浸润仅占白血病肺部改变的少部分,影像学特点为间质性改变、结节、GGO或实变,诊断时需与出血、水肿及合并感染鉴别。

(费维嵩 谢汝明)

图7-9-1A

图7-9-1B

图7-9-1C

图7-9-1D

图7-9-2A

图7-9-2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