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常见的、有害的、可治的
每年3月12日是“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肾病是常见的、有害的、可治的”,强调肾病不仅很多见、危害大,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大部分肾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肾病是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不仅十分常见,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流行病。1999年,美国肾病基金会公布K/DOQI指南,将肾病领域进一步扩大和延伸,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病、全身性感染、>60岁、有肾病家族史等均是发展成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肾病患病率已达9.4%。由于慢性肾病临床表现隐匿,不易早期发现,往往导致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尿蛋白甚至尿微量尿蛋白的检测。如果尿检出现蛋白尿、血尿或者出现肾功能异常及肾形态结构异常,时间超过3个月的话,就可能患有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如治疗不当,病情将会逐渐发展,甚至很快加重,最后进入尿毒症期,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如果早期采取有效治疗,则能防止或延缓病情进展。对于大部分慢性肾病目前尚无手段彻底治愈,病情迁延不愈,且常有急性发作。因此,坚持长期、规则的治疗就显得更加重要。
肾病的危害性有哪些
肾好比我们体内的污水处理站,担负着清除有害物质的重任,同时保护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水分和盐类不致流失,因此,肾属于生命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以出现肾衰竭(简称肾衰),这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一旦发生了肾衰,肾即处于“罢工”状态,不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和多余的水分,于是,患者出现水肿、腰痛、蛋白尿,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和其他中毒症状,直接危及生命。
发生急性肾衰时,只要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便可以治愈。即使肾受到一定损伤,也能够完全恢复,并且不留下后患。比较麻烦的是慢性肾衰,此时由于肾已长期受损,是难以恢复正常的,故病情日渐加重,尿量日渐减少,身体日渐衰弱,最后可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是因为血液内有害物质不能经肾清除而引起的,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泻、谵妄、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病情一旦发展到这种程度,就难以依赖自身的功能恢复正常了,唯有透析和肾移植两种救治方法了,而这些方法费用高、危险性大、成功率低。
肾病出现水肿的原因和特点
肾病患者因水、钠排出减少,至水、钠潴留体内,使细胞外液尤其是血液外组织间液过多积聚而出现水肿,称之为肾性水肿。水肿是肾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引起肾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有:
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于体内。
2.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进入组织间隙。
3.蛋白质从尿中大量丢失,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4.肾血流量由于肾小动脉损害而减少及全身有效血容量减少,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体内水、钠潴留。
临床特点:
1.水肿首先发生在身体内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等,继之发展至足踝、下肢,甚至全身。
2.晨起水肿严重,发展迅速。
3.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
4.常伴有其他肾病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
防治慢性肾病的注意事项
在慢性肾病防治中应注意:
1.坚持定期门诊随访,并长期治疗。
2.避免应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和毒物。
3.注意避免和防治感染,因感染会诱发和加重肾病进展。
4.不能随意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尤其一些特殊用药如激素,否则轻者可使疾病不能控制,重者会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腰痛就是患有肾病吗
一般来说,患有肾病的人可以出现腰痛、腰酸,但并不一定腰痛、腰酸的人都患有肾疾病。俗话说“腰为肾之府”,意思是说,腰部是肾的府宅,故腰痛自然会想到肾是否患病。肾位于腰部后腹膜中,所以当肾盂或输尿管发生化脓性炎症、梗阻、肾动脉栓塞或肾体积急性增大及lgA肾病时,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甚至剧痛;但在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内科疾病时往往只有腰部酸困不适,基本上没有剧烈疼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疾病也可有腰痛症状,如腰椎骨疾病,腰肌疾病及妇女盆腔疾病等,上述疾病有不恰当运动、持重、体位不当及相关妇科病的其他症状,不难与肾病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