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生于荒地及路旁,草本。头状花序,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它生于荒山灌木丛中。掌状复叶,长4~10厘米。花序梗细长,常缠绕,花瓣5个。浆果熟时呈白色或蓝色。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疟疾、惊痫、血痢、肠风、白带、汤火伤、体癣、手足癣、疔疮、痈肿、跌打损伤。草本或亚灌木,全体披糙伏毛。茎直立,四棱形。花数朵且在顶部,花瓣4个,呈淡紫色。蒴果顶端4孔裂,宿萼杯状,顶端收缩,截头。
一、三叶鬼针草
它生于荒地及路旁,草本。茎四棱形,叶长15厘米,3裂或羽状3~5全裂。头状花序,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条状,顶端有钩刺。春至秋季开花。
功用:微苦,平。清热解毒,行瘀消肿。治流行性感冒、痢疾、肠炎、肾炎、阑尾炎、风湿痛、蛇伤。
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草绞汁涂抹。
三叶鬼针草
二、白蔹
它生于荒山灌木丛中。藤本块根纺锤形或卵形,棕褐色。掌状复叶,长4~10厘米。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细长,常缠绕,花瓣5个。浆果熟时呈白色或蓝色。4~6月开花。
功用:苦,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疟疾、惊痫、血痢、肠风、白带、汤火伤、体癣、手足癣、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根4.5~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酒或取鲜块根捣敷。
白蔹
金锦香
三、金锦香
生于山坡、田埂湿地。草本或亚灌木,全体披糙伏毛。茎直立,四棱形。叶披针形,长2~4.5厘米,全缘,基出3~5脉。花数朵且在顶部,花瓣4个,呈淡紫色。蒴果顶端4孔裂,宿萼杯状,顶端收缩,截头。夏季开花。
功用:微甘、涩,平。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痢疾、腹泻、咯血、脱肛、痔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