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颅内压高是引起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通过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情况、颅内压增高时间的早晚及持续时间的长短。颅内压监测仪是采用微创手术,将传感器直接置入颅内,通过尖端整合压力传感器探头将颅内压力变化持续动态的传回体外监护仪,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高是引起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通过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情况、颅内压增高时间的早晚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原理】
颅内压监测仪是采用微创手术,将传感器直接置入颅内(脑组织内或脑室内等部位),通过尖端整合压力传感器探头(有光纤和电-张力探头两种)将颅内压力变化持续动态的传回体外监护仪,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其具有易于固定及患者搬运、刺激性小、感染率低、便于患者体位改变、颅内压(ICP)波形显示良好、放置部位广等优点(图5-5)。
【影响因素】
1.基线漂移:尖端整合压力传感器由于置入后无法再校正零点,因此存在基线漂移的问题。
2.监测部位:颅腔内容物并不均匀同质,监测部位离损伤部位越近,所获得的颅内压越高。
3.呼吸道梗阻会导致颅内压缓慢升高;躁动会导致颅内压急剧上升;体温增高亦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床头抬高20°~30°体位可有效降低颅内压。
【护理配合】
1.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配合医师操作,协助固定患者、消毒、传递物品。
3.术后做好连接、固定。
4.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
【维护】
光导纤维切忌扭曲和硬折,机器及缆线严禁浸液,用75%乙醇擦拭。
图5-5 颅内压监测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