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说,洋地黄除了是正性肌力药物外,还可能通过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治疗心衰作用。但是对于正性肌力药而言,地高辛是惟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病死率的药物,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复合危险。另外,长期使用地高辛能够带来长期的临床疗效,特别是缓解重症患者的症状。
洋地黄对心衰具有的治疗作用归因于三方面,首先,洋地黄具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即正性肌力作用,洋地黄可以抑制衰竭心肌细胞膜的Na+/K+-ATP酶,提高细胞内Ca2+水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其次,在一般治疗剂量下,洋地黄可以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明显,具有一定的减慢心率作用。另外,洋地黄可以对非心肌组织Na+/K+-ATP酶抑制,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并可以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导致肾脏分泌肾素减少。也就是说,洋地黄除了是正性肌力药物外,还可能通过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治疗心衰作用。
过去上万例的研究发现,轻、中度心衰患者经1~3个月的地高辛(目前常用的口服洋地黄药物)治疗,能改善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对NYHAⅡ~Ⅲ级的心衰患者应用地高辛治疗2~5年,地高辛不增加总病死率,也没有减少病死率。但是对于正性肌力药而言,地高辛是惟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病死率的药物,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复合危险。因此,地高辛用于心衰的主要益处与指征是减轻症状与改善临床状况,在不影响生存率的情况下降低因心衰住院的危险。另外,长期使用地高辛能够带来长期的临床疗效,特别是缓解重症患者的症状。当然,使用地高辛不当也可能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主要是使用大剂量或者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过低时,而治疗心衰并不需要大剂量,因此地高辛是有利的、安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