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顶面观
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光滑隆凸。额骨与两侧顶骨连接构成冠状缝coronal suture。两侧顶骨连接为矢状缝sagittal suture,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成“人”字缝lambdoid suture。
(二)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高低不平,呈阶梯状的窝(图1-32),分别称颅前、中、后窝。窝中有很多孔、裂,大都与颅底外面相通。
图1-32 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2.颅中窝 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孔续于颈动脉管内口。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弓状隆起与颞鳞之间的薄骨板称鼓室盖,为中耳鼓室顶。颞骨岩部前面尖端有一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 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窝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前外缘上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上方有一“十”字形隆起,其交会处称枕内隆凸。向两侧续于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改称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入内耳道。
(三)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高低不平,神经、血管通过的孔裂甚多(图1-33)。前部有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和由上颌骨腭突与腭骨水平板构成的骨腭,其前端有切牙孔,通入切牙管,上方有鼻后孔。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小的棘孔。鼻后孔后部中央可见枕骨大孔,孔两侧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髁前外侧稍上有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髁外侧有一不规则的孔,称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有茎乳孔。颧弓根部后方有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的隆起,称关节结节。蝶骨、枕骨基底部和颞骨岩部会合处,围成不规则的破裂孔。
(四)颅的侧面观
在颞骨乳突前方有外耳门。外耳门的前上方有一弓状骨梁,为颧弓,此弓上方为颞窝,下方为颞下窝。在颞窝的内侧壁上,有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4骨汇合构成的H形缝,为翼点(图1-34)。上颌骨体与蝶骨翼突之间的裂隙为翼上颌裂,向深部通翼腭窝。
(五)颅的前面观
上部为额骨。在眶上缘内侧半的上方,有眉弓,其深面有额窦。眉弓之间为眉间。梨状孔位于面部中央,向后通骨性鼻腔。孔的外上方为眶,下方为骨壁口腔(图1-35)。
图1-33 颅底(外面观)
图1-34 颅(侧面观)
1.眶 呈锥体形的腔隙,有4个壁,1尖1底。尖向后内,通视神经管。底为眶缘,在眶上缘和眶下缘中分下方处分别有眶上切迹(或孔)和眶下孔。在眶上壁的前外侧有泪腺窝,眶内侧壁前下方有泪囊窝。眶下壁上有眶下沟向前通眶下管,再通眶下孔。在眶外侧壁后部的上、下方,分别有眶上裂和眶下裂。
2.骨性鼻腔 位于面颅正中,由骨性鼻中隔分成左、右两部。前方开口于梨状孔、后方开口于鼻后孔,其有4个壁。
(1)骨性鼻腔的壁:上壁主要由筛骨筛板构成;下壁是骨性鼻腔的底(骨性口腔顶),由骨腭构成;内侧壁是骨性鼻中隔;外侧壁有上、中、下3个鼻甲。在每个鼻甲下方形成鼻道,即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后方是蝶筛隐窝(图1-35、1-36)。
图1-35 颅(前面观)
图1-36 骨性鼻腔外侧壁
(2)鼻窦nasal sinus(图1-36):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额窦frontal sinus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窦(筛小房)ethmoidal sinus又称筛骨迷路,呈蜂窝状,分前、中、后3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sphenoidal sinus居蝶骨体内,被内板隔成左右两腔,多不对称,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maxillary sinus最大,在上颌骨体内。前壁的凹陷处称尖牙窝,骨质最薄。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有窦的开口通入中鼻道。
(六)颅的后面观
颅骨后面中央最突出部位为枕外隆凸,其两侧弓形骨嵴为上项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