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喉咙卡住异物的处理方法

喉咙卡住异物的处理方法

时间:2024-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咽喉异物发生多见于儿童,约占97%,,尤其是3岁以下者占大多数。儿童进食时,不能让其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被食物卡住喉咙。之后检查口腔,如异物已被冲击要迅速取出。父母们在看护孩子时要提高警惕,防止呼吸道异物堵塞的发生。对于婴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当作玩具。气管异物是典型的家庭急症,家长应该具备急救知识,但是不太可能完全解决,因此发生后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急救。

咽喉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是饮食、呼吸重要通道的交汇处,在日常饮食、儿童嬉戏过程中,异物进入咽喉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是医院耳鼻喉科急诊之一,如果处理不当,易引发窒息、甚至死亡的可能。

异物的种类很多,如花生米、硬币、鱼刺、虾壳、瓜子等。异物发生的症状通常与异物的大小、形状及其异物的性质有关,轻的并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容易疏忽或误诊,而严重的会导致咽喉痉挛,很快发生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咽喉异物发生多见于儿童,约占97%,(偶发于成年人),尤其是3岁以下者占大多数。这主要是由于儿童咽喉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健全,又喜欢在口中含着物品,所以当小孩在大哭、大笑或躺着吃东西时,家长一定要精心看护孩子,不要喂食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也不要让儿童口含玩具。儿童进食时,不能让其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被食物卡住喉咙。

发生了呼吸道异物堵塞,该怎么处理?

首先,应该对异物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如果在口腔内,可直接用手掏出;如果口腔内看不到异物,则不可强行挖取,因为强行挖取会使患者深吸气,从而加速异物的吸入。如果不能直接取出,或者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就要立即给予海姆立克(Heimlich)法急救

1.患者站立时,术者应于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顶住患儿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可重复数次。异物可从喉喷向口腔,冲出体外(注意勿挤压胸部)。

2.患者坐位时,术者可在椅子后面取站立或跪姿,施用上述手法。

3.患者卧位或意识丧失时,先将其翻至仰卧位,然后术者跪姿跨于患者两胯处,以一手置于另一手之上,下面手的掌根部按于患者腹部(脐上胸肋缘下),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连续5次,可重复操作若干次。之后检查口腔,如异物已被冲击要迅速取出。

4.患者自救时,以自己握拳的拇指侧置于腹部,另一手紧握这只手,同样快速向上冲压腹部,将异物喷向口腔而排出体外。如果患者体型比较肥胖或是孕妇,可以采用胸部冲击法。救护者站在背后,两臂从患者腋窝下向前环绕其胸部,一手握成空心拳,将拇指侧置于胸骨中部,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冲击5次,注意冲击部位要避开肋骨缘与剑突。

此法主要作用是压迫上腹部,从而挤压了肺部而使空气突然自声门冲出,同时可能使异物冲出体外。此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结合人工呼吸同时施行也是可行的。

父母们在看护孩子时要提高警惕,防止呼吸道异物堵塞的发生。3岁以下儿童,一般不应给予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进食时,不要让其乱跑乱跳,以免跌倒将食物吸入。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吸。平时要教育孩子,改掉口含笔套、哨子、小玩具等坏习惯,以防误吸。对于婴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当作玩具。

气管异物是典型的家庭急症,家长应该具备急救知识,但是不太可能完全解决,因此发生后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急救。家长在选择医院时,不一定非要到儿童医院,可就近选择大型正规医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