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良性上皮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上皮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年轻女性患者,肝内发现较大的实质性肿瘤,有包膜,合并明显的出血坏死,应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此时要详细追查病史,以利于鉴别诊断。FNH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在肝脏良性的实质性肿瘤中发病率低于血管瘤,占第二位。肿瘤内可见Kupffer细胞,这是硫胶体显像和SPIO增强的组织学基础。由于FNH为一种肿瘤样病变,其内部的细胞成分与正常的肝组织相似,即包括正常的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

(一)肝细胞腺瘤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由分化良好的肝细胞组成,多见于年轻女性,与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80%为单发。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肝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细胞内富含脂肪和糖原,无肝腺泡结构。HCA可有或无包膜,表面血管丰富,质地软,切面为浅褐色或黄色,内有暗红或棕色出血或梗死区,有时可见坏死遗留的瘢痕组织。有的HCA有蒂,一般无肝硬化背景。

肿瘤往往没有明确的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易出血,可以破裂,表现为右上腹痛,有时可并发失血性休克。

【影像学表现】

1.超声 肿瘤呈低回声,其内有强回声区,代表瘤内出血;或为强回声肿块,伴有被膜内或腹腔内游离液体。彩色多普勒可以显示肿瘤边缘的大血管。

图2-3-1 肝腺瘤
A、B.分别为平扫和增强CT动脉相;肝右叶低密度肿瘤,边缘不整;增强扫描均匀强化;门脉分支呈受压改变

2.CT 肝腺瘤在CT平扫时呈低密度。由于肿瘤极易出血,因此可见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影(图2-3-1)。有时肿瘤破裂,在肝包膜下形成血肿。对于有口服避孕药史的妇女,肝脏肿瘤内有高密度影,合并邻近区域或肝包膜下血肿,腹腔内出血者,应考虑肝腺瘤。大多数病例在动态增强可见早期强化,强化类型与FNH相似。但强化的程度较FNH为低。

3.MRI 肝腺瘤的MRI表现多种多样,由于肿瘤容易发生出血坏死,且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在T1WI多见斑片状、点状或环形的高信号影,肿瘤的实质部分则呈稍低信号。T2WI上,肿瘤呈现不均匀的稍高信号。如合并坏死,则信号更高(图2-3-2)。

图2-3-2 肝腺瘤
MRI扫描横断面SE T1WI和FSE T2WI图像;肝左叶肿瘤T1WI呈稍低信号,边界不清,其内多发环形、斑片状高信号影,为瘤内出血;T2WI肿瘤呈稍高信号,出血坏死区呈高信号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癌 无论从CT平扫和增强的表现,以及MRI的信号特点,都无法完全将肝腺瘤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开来。两者的区别,第一在于发病的人群以及背景。肝腺瘤最常见于年轻女性,多数有明确的口服避孕药历史,而且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原发性肝癌则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且70%以上有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历史,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此外,肝腺瘤合并出血坏死的概率要高于原发性肝癌。对于年轻女性患者,肝内发现较大的实质性肿瘤,有包膜,合并明显的出血坏死,应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此时要详细追查病史,以利于鉴别诊断。

2.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发病人群与肝腺瘤相似,好发于年轻患者,女性居多,与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往往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等。FNH为好发于肝脏周边区域的实质性肿块,多数具有星芒状或不规则的中心瘢痕。采用CT或MR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区分肝腺瘤和FNH,两者都表现为动脉相强化,但FNH在动脉相呈飞速的明显强化,中心瘢痕则强化较弱,其在动脉相的强化远远大于肝腺瘤。在延迟相,FNH多呈等密度或轻度强化,中心瘢痕可强化。这一点可以鉴别肝腺瘤和FNH。

(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NH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在肝脏良性的实质性肿瘤中发病率低于血管瘤,占第二位。自然病史不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偶然发现。好发于30~50岁的患者,女性稍多,男女比例接近1∶2。大体标本上,FNH为质地坚硬的肿块,分叶状,通常位于肝表面,没有包膜。中心可见星芒状瘢痕,瘢痕内含有大的动脉和静脉。肿瘤内可见Kupffer细胞,这是硫胶体显像和SPIO增强的组织学基础。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超声扫描时,FNH可以呈强、等或稍低回声,一般回声均匀。中心瘢痕呈稍强回声,其内可见动脉样血流。

2.CT 平扫CT上,FNH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肿块,30%的病例中心瘢痕呈低密度。由于肿块由中心瘢痕的动脉供血,因此在静脉弹丸式注射造影剂或动态增强扫描时,20s~30s的动脉相FNH呈现早期的显著强化,而中心瘢痕强化稍差;在70s~90s的门静脉期,肿块呈等密度,中心瘢痕仍呈较低密度。120s以后的延迟扫描,肿块呈等密度;而中心瘢痕则呈延迟增强(图2-3-3)。

3.99mTc硫胶体扫描 有助于FNH的诊断。由于80%的病灶内Kupffer细胞可以摄取胶体。

图2-3-3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A.肝脏平扫CT:肝实质密度均匀减低,血管结构不清,轻度脂肪肝;B.增强CT动脉相(25s):左内叶(S4段)类圆形肿块,明显强化,边界清晰,有浅分叶,最大直径约5.3cm,中心可见裂隙状瘢痕,强化不明显;左外叶另可见一小病灶,均匀强化;C.门脉相(70s):病变实质部分的强化基本消退,与肝实质密度相似,中心瘢痕及周边的包膜有强化;D.延迟相(180s):病变呈等密度,与肝实质无法分辨

4.MRI扫描 FNH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也有部分FNH在T1WI上呈轻微高信号。在T2WI,FNH呈等信号或轻微高信号,信号强度一般较HCC略低。中心瘢痕通常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Gd-DTPA以后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增强相似。即动脉期迅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轻度强化。中心瘢痕在延迟相有强化(图2-3-4)。由于FNH为一种肿瘤样病变,其内部的细胞成分与正常的肝组织相似,即包括正常的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因而在采用SPIO等顺磁性造影剂时,FNH可以摄取SPIO,在T2WI上呈现与肝组织相似的信号下降。这一点,可以鉴别FNH与HCC及大多数转移瘤。后两者由于不含有正常的Kupffer细胞,因此肝实质信号降低时,呈现相对的高信号。

图2-3-4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A.肝脏横轴位T1WI(TR/TE=500/15),肝门部后方见一椭圆形等信号占位,约6.8×6.1cm,中心可见稍低信号的瘢痕;B.同一层面T2WI(TR/TE=2052/96),病变呈轻微高信号,中心瘢痕呈高信号;C、D为动态增强,GRE(120/2);C.动脉相病变明显均匀强化,中心瘢痕强化呈更高信号;D.延迟相病变呈等信号,周边可见隐约的线状包膜强化,中心瘢痕仍有强化

【鉴别诊断】

1.纤维板层型肝癌 两者均可表现为有纤维性中心瘢痕的实质性肿块,多见于中青年患者,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纤维板层型肝癌往往较大,直径多在10cm以上,合并钙化的概率远高于FNH。而FNH多<5cm。动态CT或MR增强扫描FNH在动脉相快速显著强化,而纤维板层型肝癌虽然也系富血供肿瘤,但其强化的速度及程度均较FNH差。

此外,普通型的富血供肝细胞癌动脉期可以出现不规则的明显增强,门脉期仍保持较明显增强。这两点是与FNH鉴别的困难所在。需要结合中心有无瘢痕,患者有无肝硬化背景以及临床表现、各种生化学指标等综合诊断。

2.肝腺瘤 肝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多有明确的口服避孕药历史。影像学表现为有包膜的实质性肿块,肝腺瘤易并发出血,甚至破裂。FNH有中心瘢痕,发生出血坏死的概率远低于肝腺瘤,借助动态增强扫描,二者的鉴别不难。

3.血管瘤 较小的血管瘤同样可以在动脉相迅速强化,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匀充填,与FNH鉴别困难。诊断要点:肝血管瘤动脉期仅为边缘小结节状或团块状中度增强,而FNH为均匀性增强,而且强化明显。门脉期血管瘤出现较明显增强,FNH此时仍有显著增强,但也可呈等密度。肝实质期时肝血管瘤FNH均为等密度。值得提出的是典型血管瘤与FNH不难鉴别,主要是动脉期就呈均匀性高密度的血管瘤与FNH的鉴别。此外,血管瘤的MRI信号特殊,在T2WI呈显著高信号,而FNH在T2WI则为等信号或轻微高信号,且有中心瘢痕。

4.其他 发生于儿童FNH,应与一些常见的儿童肿瘤相鉴别。注意结合病史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

(三)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

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NRH)是一种以肝内弥漫分布的、无纤维分隔的小再生性结节为特点的病变,常伴有闭塞性门静脉疾病。本病1959年首先由Steiner报道,较为罕见,发病年龄14~80岁,男女发病率相近。临床上多数患者缺乏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血AFP等生化指标持续升高。肝脏大小及形态基本保持正常,表面及切面见多个或弥漫性结节,直径数毫米至lcm。少数患者的肝结节为局灶性。

病理上是一种不伴肝纤维化的弥漫性再生结节性病变,又称非硬化性结节。病损主要发生在细小门静脉(直径<0.2mm)。由于只有当肝小叶的流入和流出静脉同时闭塞时,才会发生肝实质的坏死、纤维化。因此在病损仅累及门静脉时,肝细胞在低灌流的情况下只发生结节状再生而无坏死、纤维化。本病常伴发于下列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骨髓纤维化、肾移植等,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部分患者无其他伴发疾病。

【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多显示非特异性的肝脾增大,肝实质回升不均,提示弥漫性的肝损伤。有时可见腹水形成。CT和MRI包括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系列表现,与其他肝硬化难以鉴别。

【鉴别诊断】

NRH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但需要与肝细胞腺瘤和FNH鉴别。后两者好发于年轻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一定关系。CT和MR增强扫描具有特异性表现。

(四)胆管腺瘤(见有关章节)

(五)胆管囊腺瘤

肝内胆管囊腺瘤(biliary cystadenoma)是极少见的肝脏肿瘤性疾病,占全部胆管来源的肝内囊肿的4.6%。女性占80%~85%,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病因不详,有人认为与胚胎前肠残余或异位卵巢组织有关。病理上肿瘤包膜完整,呈囊实性,直径数厘米至25cm不等。内含纤维基质形成的分隔,故为多房性,有壁结节突向囊腔内,与胆道无沟通。Wheeler将其分为3型:伴间质囊腺瘤、不伴间质囊腺瘤和嗜酸粒细胞囊腺瘤。囊内为清凉液体,有出血或恶变者为血性液体。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症状轻重程度不等,亦可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有腹胀、胃部不适、右上腹疼痛等症状,可触及包块。亦有急腹症表现,可能与肿瘤囊内出血有关。肿块过大压迫胆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影像学表现】

1.B超 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无回声暗区,边缘规则,内部可见中等强度回声的突起,液性暗区的囊壁后缘可出现强回声反射,周围肝组织可为正常,良、恶性难鉴别。

2.CT 表现为囊性低密度病灶,多房性多见,边缘清楚锐利,亦可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囊腔内可见壁结节,腔内间隔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时囊壁结节及分隔可强化(图2-3-5)。但CT很难区分良、恶性,采用薄层扫描有助于提高壁结节的检出率。囊腔内液体密度稍高于水,增强后并不强化。

图2-3-5 肝内胆管囊腺瘤
肝内巨大囊实混合性肿瘤,多房性,边界清晰;间隔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

【鉴别诊断】

1.囊腺癌 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低密度肿块,内部间隔、壁结节、低密度区CT值均<30Hu。鉴别要点为:肝囊腺瘤多为多房性肿物;囊腺癌以单房囊肿多见;②囊腺瘤包膜完整,其内可见多房纤维分隔,囊壁乳头赘生物少且少见,囊壁较光整。有的病例每个分隔腔内CT值各有不同,偶见间隔点状钙化;囊腺癌壁厚薄不均或见乳头状软组织影向囊内突出,囊壁较多赘生物,肿瘤周围偶尔见有肝内胆管扩张。囊腺瘤恶变则赘生物增多;③增强扫描,囊腺瘤的分隔及包膜明显强化,囊液呈轻度强化;囊腺癌的实质性部分较多,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

2.肝间质错构瘤 其表现与囊腺瘤相似,呈囊实混合型肿瘤,但好发于2岁左右婴幼儿。两者的发病年龄段对鉴别诊断帮助很大。

3.其他 囊腺瘤的诊断尚需与单纯性肝囊肿、脓肿、血肿、错构瘤、囊性转移瘤相鉴别。肝囊肿通常内部无间隔及厚的不规则状的壁,肝脓肿、血肿通常也无内部间隔,且有相应的临床病史。囊性转移瘤有时不易鉴别,须经皮穿刺鉴别。

4.Caroli病 典型表现呈“串珠征”,即肝内胆管囊肿表现为多个圆形水样密度,彼此间或其边缘上见轻度扩张的细小胆管与囊状病变相通;“新月征”即紧贴底部胆管壁的新月形。

5.肝囊肿 病灶内呈液性低密度影,CT值5~20Hu;增强后囊壁无强化,无壁结节,临床症状不明显。

6.肝包虫病 多发于牧区或有牧区生活史,多发囊性低密度灶,内可有大量斑片状钙化,与正常肝组织分界较清,囊壁可有不完整的钙化环,内有子囊,亦可见间断性环形钙化。

(六)胆管性错构瘤

胆管性错构瘤(bile duct harmatoma)起源于未退化的胚胎胆管,大体病理上肿瘤呈灰白结节,与胆管无交通,散布于全肝。组织病理学上,病灶常与门管区毗邻,中心混有组织碎屑,病灶的周边绕有单层的胆管上皮细胞。通常无临床症状,仅在影像上、剖腹术或尸检时偶然发现。患者可表现出消耗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胆道出现黄疸。

【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胆管性错构瘤可笼统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多发性微错构瘤,也称von Meyenbury综合征,瘤体较小,直径0.5~1cm,一般不超过1cm。B超表现为肝实质弥漫性回声粗糙。平扫CT可见散布于全肝的多发低密度囊性小结节影。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强化,一些病变可呈均匀强化,另一些病灶则见边缘增强,组织病理学分析认为是病变周围肝实质强化。在MRI T1WI上所有病变的信号强度较肝实质略低或因部分容积效应而显示不清,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图2-3-6)。在重T2WI上相对信号强度进一步增高,接近水的信号,在MRCP上则表现为与胆管不相通的多发小囊性病变。本病需要与肝脏多发囊性病变鉴别,要点包括:①几乎所有病灶的直径<1cm,最大者不超过1.5cm;②病灶轮廓不光滑;③没有“中心点”;④与胆管不相通;⑤一般不合并肾囊肿。

图2-3-6 肝内胆管性微错构瘤
A、B.图分别为横断面SE T1WI和FSE T2WI,T1WI肝内可见散在点状低信号影;T2WI肝内病灶明显增多,呈显著高信号小结节影;肝内血管无异常

另一类胆管性错构瘤表现为多发的较大实质性结节,直径达3~5cm。病理上可见肿瘤周边为纤维增生片,中心合并透明变性。B超显示肿物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肿物周围肝组织回声正常,肿物内可见少量静脉血流信号;CT显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中心密度更低;MRI显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长T1、长T2信号,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界较清,增强扫描病灶均呈环形强化,中心强化轻微,延迟扫描中心可见点状强化(图2-3-7)。这一类型易误诊为多发转移瘤。鉴别要点包括:①患者的一般状况:转移瘤大部分可找到原发灶,临床呈渐进性的恶液质表现;而胆管性错构瘤的患者一般状态较好,无原发病;②转移瘤的中心为缺血性坏死,延迟扫描无强化;而错构瘤中心为透明变性,延迟扫描可见强化;③影像学随访两者的进展不同,转移瘤变化很快,错构瘤则无明显改变。上述表现可供参考,但不足以鉴别错构瘤和转移瘤,因此在无法确定时仍需要穿刺活检定性。

图2-3-7 肝内多发胆管性错构瘤
A.肝脏CT平扫,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中心密度更低;B.SE T1WI,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中心信号更低;C.FSE T2WI病灶呈高信号,中心斑片状更高信号;D.Gd-DTPA增强扫描延迟相(3.5min),GRE序列;病灶的实质部分环形强化,中心区可见点状强化

(七)肝囊肿(见有关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