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的特点是:透明、没有血管、神经丰富,得了角膜炎后透明的角膜变为混浊,可以是局部小面积的,也可以是全角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角膜本身代谢不旺盛,因而病变愈合缓慢,时间长。角膜的感觉神经非常丰富,一旦受到损伤感觉非常灵敏,尽管是很小的创伤或异物进入眼里,都会引起明显疼痛、流泪、怕光、睁不开眼等症状。
不同性质的角膜炎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角膜炎有如下的发展变化过程:
当角膜在某些诱因下,如揉眼、风沙迷眼、物品或某些植物碰伤、创伤、倒睫刺眼、隐形眼镜使用不当、手术等,结膜囊内原有的或由不洁的致伤物带入的致病微生物便趁机感染了角膜。经过一段潜伏期,眼睛出现磨痛、怕光、流泪、眼红、眼睑痉挛,有时出现分泌物,角膜缘睫状充血,角膜出现灰白色点状、条状、片状混浊。若不及时治疗,症状加重,可出现眼睛红肿,角膜混浊扩大,并向深部进展,其周围角膜水肿、透明度减低。逐渐病变中央组织坏死、融解、脱落,形成溃疡,叫做角膜溃疡,严重时可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继发性青光眼。溃疡继续向深部进展致全层角膜溃烂时出现角膜穿孔,视力锐减,这时眼球内的房水、虹膜、晶状体、玻璃体一起涌向穿孔区。如果穿孔小,仅房水流出,虹膜可以嵌塞在穿孔处,如果经过治疗病变停止发展,穿孔逐渐愈合,日后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如果角膜穿孔大,晶状体、玻璃体也会流出眼外,日后易形成眼球萎缩,视力完全丧失,或需做眼球摘除手术。如果病变仍未停止,角膜穿孔无论大小,致病菌都可以进入眼内引起眼内炎,以至全眼球炎而失明,疼痛难忍,眼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不得不做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出手术,以去除眼内残存的炎症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