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良性肿瘤包括间质性及实质性良性肿瘤,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嗜酸细胞瘤、腺瘤、球旁细胞瘤、错构性肿瘤等。
(一)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
肾脏的良性间质肿瘤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相对常见。单发或多发,中年发病,女性多见。病理上起源于中胚层,由平滑肌、脂肪和异常血管混合而成,它们的含量差别较大,多数以脂肪成分为主,少数以平滑肌为主。由于膨胀性生长,肾盂肾盏及肾窦脂肪常受压移位。肿瘤血管明显扩张,因管壁缺乏弹力纤维,肿瘤内或肾周常出血,而引起血尿。肾脏AML 20%合并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
1.X线 KUB:如果肿瘤足够大且其内含有较多的脂肪,可以表现为肿瘤部位不规则的透光区。IVU:小的肿瘤一般无阳性所见,大的肿瘤可以表现为肾盂肾盏不同形式的受压移位和变形扭曲,一般无破坏,符合一般的良性肿瘤的特点,断层摄片可见较大的肿瘤区呈低密度(图1-6-17)。
图1-6-17 左肾AML之IVP断层片
左肾下组肾盏受压分离,呈弧形压迹,但未见破坏,相应部位左肾下极可见低密度肿物
2.CT AML内含有脂肪是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准确显示脂肪成分是AML诊断的关键。CT显示脂肪敏感可靠,是诊断AML的首选检查方法。
(1)AML的典型CT表现:典型AML表现为软组织和脂肪密度相间肿块,呈单个圆形或卵圆形,可分叶,边缘光滑锐利,与周围肾组织界限清晰,向肾轮廓外生长时可见正常肾实质边缘掀起,呈杯口状改变(图1-6-18)。大小数毫米至10多厘米不等,巨大者可占据整个肾脏。脂肪密度CT值多在-40~-120HU,如肿瘤内有一区域CT值≤-10HU可认为有脂肪成分,CT值≤-40 HU则可确认瘤内脂肪存在。增强扫描脂肪组织无强化,而软组织强化。瘤内可出血,突破肾皮质时形成包膜下血肿,累及肾周时常使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鉴于AML内三种成分比例上的差异,其CT表现亦不尽相同,把AML分多脂肪和少脂肪两大型。①多脂肪AML常见,大多数AML富含脂肪,表现为以脂肪密度为主,其内夹有少量软组织密度的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内软组织成分增强,而脂肪成分不增强,分界清晰,大肿瘤内血管结构增强后更明显,呈粗大扭曲的各种断面像,与扫描层面平行时呈“线条状”,斜行时呈“逗号状”,垂直时呈“圆点状”,密度与主动脉相似,极具特征(图1-6-19,1-6-20)。②少脂肪AML少见,表现为以软组织成分为主,其内夹有少量脂肪组织的肿块,大多呈多房状,增强后强化的软组织成分与少量未强化的脂肪对比鲜明,形似蜂窝。
图1-6-18 左肾AML
CT平扫及增强显示左肾下极以脂肪密度为主的肿瘤,向下外方生长,与肾实质间分界清晰,不强化,显示典型的杯口征及劈裂征
图1-6-19 右肾巨大AML
A.CT平扫:显示右肾前方巨大以脂肪密度为主肿块;B.增强扫描:脂肪成分不强化,肿块内软组织成分增强,其内血管结构强化明显,呈粗大扭曲的影像
(2)AML的非典型CT表现:①类似软组织密度的肿块,此类AML以血管平滑肌为主,脂肪含量极少。平扫CT上与正常肾实质相比呈均匀高密度,增强CT均匀强化(比平扫CT值增加超过20HU),肿块多数起源于肾实质,突出肾轮廓;少数病变起源于包膜或包膜下。②伴有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AML可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甚至右房及周围软组织和淋巴结。累及下腔静脉的瘤栓与肾内的瘤体相连。AML的局部扩展多数认为是肿瘤的多中心性所致。
3.MRI AML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清楚。MRI对其的显示主要决定于肿瘤内部结构。平扫显示血管成分较CT可靠,显示肌肉缺乏特征性。肿瘤的信号强度随成分而变化,其中最有特征性的是脂肪信号:T1高、T2中等信号,其内可有分隔。瘤内出血T1可与脂肪信号混淆,但T2较脂肪信号高。增强扫描富含脂肪的AML强化不明显,与明显强化的肾实质分界清晰(图1-6-21)。
图1-6-20 双肾巨大AML术前及术后
A、B.术前片:双侧肾内及肾周巨大以脂肪密度为主肿瘤,肾内肾外肿瘤相连,右肾推移至中线部位,肿瘤内可见大量纡曲扩张的畸形血管,明显强化,右侧肿瘤边缘尚可见陈旧出血,呈月牙形低密度影;C、D.术后片:右肾归位,双侧肾周肿瘤接近消失,右肾实质内尚残留少许肿瘤,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图1-6-21 右肾AML
A.T1WI;B.T2WI。MRI平扫显示右肾内侧不规则占位呈略不均匀短T1长T2脂肪信号,其内少量软组织稍低信号影,肿瘤与肾实质分界清晰;C.T1WI增强扫描:肿瘤几乎不强化
4.DSA DSA动脉相早期表现为稀疏纡曲的网状小血管影。AML中血管成分越丰富,DSA上呈动脉瘤样纡曲扩张的血管越明显,供应动脉增粗、增多,肿瘤血管扩大,可呈日光放射状,或排列呈葱皮状,于节段动脉或叶间动脉处有动脉瘤样或小囊样凸出,似一串葡萄,无动静脉交通。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速度缓慢并长期滞留。血管成分越少,则肿瘤表现为少血管的特征越明显。含平滑肌成分较多时,与肾癌难以鉴别。总体来讲,仅有1/3的AML有典型的血管造影表现;1/3表现为少血管肿瘤;另外1/3与肾癌在血管造影上不易鉴别。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是至少一支起源于肾动脉的供血血管。
【鉴别诊断】
1.肾癌 肾癌为实质性肿块,一般无脂肪信号,与AML鉴别不难,但少数以肌肉成分为主的血管肌肉脂肪瘤与肾癌难以鉴别。肾癌含有脂肪成分的情况十分罕见,主要由于肾癌的侵袭性,它可以侵犯、包绕、吞噬肾窦或肾周脂肪。注意病灶的部位、肾癌的其他恶性特征,有助于鉴别。杯口征是由于肿瘤膨胀性生长挤压相邻肾实质,肾实质拱形隆起形成的,由于AML是良性肿瘤,对相邻肾实质的破坏轻微,杯口征出现率较高。而肾癌呈浸润性生长,相邻肾实质组织破坏,不易隆起形成杯口,故此征象对于AML与肾癌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脂肪成分少的AML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2.脂肪瘤 良性的脂肪瘤多为单侧,边界清晰,CT平扫为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其内一般无软组织密度的条索影,增强无强化,没有AML的、多少不一的明显强化的网状结构。MRI上信号较均匀。
3.脂肪肉瘤 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需要与AML相鉴别,其直径往往大于5cm,分化差的脂肪肉瘤更具恶性肿瘤的特征,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CT上无脂肪密度,MRI一般无脂肪信号,对于周围结构来说具有侵袭性,与AML不难鉴别。
4.畸胎瘤 是罕见的肾脏肿瘤,有脂肪成分存在,但常见不规则的钙化和(或)牙齿、骨骼结构。
(二)肾腺瘤
肾腺瘤常为多发结节性病灶,位于靠近肾包膜的肾皮质。生长甚慢,整个为厚的结缔组织所包绕,结缔组织包膜中含有许多薄壁静脉。一般认为肾腺瘤是一种潜在恶性肿瘤,乳头状型腺瘤偶尔变成乳头状腺癌,腺泡型腺瘤变成透明细胞癌。绝大多数的腺瘤体积甚小,没有任何症状,常在尸检或因其他原因做肾切除时发现,有时肿瘤虽然较大,也可无症状。临床上可表现肋腹肿物,很少出现血尿和剧烈疼痛。有人提出的腺瘤诊断标准:有完整的包膜;肿瘤直径<3cm;无坏死、出血及细胞退变;肿瘤局限于皮质,无转移。其他良性肿瘤还有纤维瘤、血管瘤、浆细胞瘤、肾内嗜铬细胞瘤等。
【影像学表现】
1.X线 KUB示较小的肿瘤无任何阳性发现。肿瘤长大达一定体积后,肾影局部增大或突出,肾腺瘤可钙化,呈壳状、弧线形或不规则点状。IVU示①肿瘤小时,肾盂肾盏可无阳性发现,仅在肾实质期见肾实质内有充盈缺损,边界清晰;②肿瘤大时,肾盂肾盏有典型的靠拢、重叠及扩大等受压改变,但无破坏,输尿管可移位。由于肿瘤多数属少血管性,故肾实质体层摄片一般显示为相对透光区,轮廓光整,肿瘤的纤维包膜含血管较多时,可显示1~2mm密度增高带包绕在肿瘤周围。
2.CT 肾腺瘤CT表现可为囊性也可为实性。实性肿瘤可为等密度和高密度,边缘光滑,轮廓清楚,增强后可呈均匀轻度强化(图1-6-22),有时呈现网格状。如果是曲管腺瘤有的可呈斑点状钙化,但其边缘光滑清晰,此点可与肾癌鉴别。如果肾盂肾盏无受压,肾功能一般无明显改变。
3.MRI 肾腺瘤在T1上为等信号,T2上为等或稍低信号。肾腺瘤出血时T2WI显示信号减低,主要为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图1-6-23)。肾腺瘤与较小的低信号的肾细胞癌很难鉴别。
4.DSA 肾腺瘤肾动脉造影的动脉期显示占位征象,肿瘤邻近血管受压移位、拉直和分离,或于肿瘤外围呈包绕状,而不能或只能显示少量异常血管。肾实质期肿瘤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毛细血管期所见与肾实质体层摄片所见相仿,即相对低密度区,有时可见致密的壁。少数情况下,肾腺瘤血供丰富,与实质性肾癌相仿,但血管走行较直,管腔口径较一致,无池状或湖状肿瘤血管,肿瘤区与正常区分界较清楚,这种表现见于嗜酸粒细胞瘤。
图1-6-22 肾腺瘤CT
平扫发现左肾高密度的占位病灶;同一层面增强扫描的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强化值15HU);实质期及肾盂显影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上述强化特点提示病灶为实性占位,良性肿瘤可能性大,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腺瘤,增生活跃
图1-6-23 肾乳头状腺瘤出血CT、IVU及MRI
A、B.CT平扫:见右肾实质类圆形稍高密度肿瘤,边缘线状钙化,增强扫描仅见轻微强化,肾盏受压分离;C.IVP:显示右肾下组肾盏弧形受压;D.MRI平扫;E.T1WI;F.T2WI。显示右肾下极占位,T1WI及T2WI均呈圆形低信号,为陈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所致,增强扫描不强化,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乳头状腺瘤出血
【鉴别诊断】
1.肾小细胞癌 与肾腺瘤鉴别相当困难。常需要病理证实。尽管影像学检查有时很难区别肾癌和肾腺瘤,甚至病理上也存在鉴别难点,但多数学者认为如果皮质期增强扫描没有明显强化,则更多倾向于良性肿瘤(肾腺瘤)或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
2.其他肾脏良性肿瘤 纤维瘤在MRI上T1WI与T2WI信号均较低;肾脏血管瘤同其他部位的血管瘤一样可见血池充盈、延迟强化的表现,在MRI的T2WI上信号较高;肾内的异位嗜铬细胞瘤很少见,在CT或MRI上为多血供表现,明显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