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发生于腺体移行区,主要是尿道周围的腺体增殖,逐渐增大占据中央带,使中央带体积增大,外周带受压萎缩,逐渐变薄呈薄层包膜样改变。增大的前列腺突向膀胱,压迫膀胱颈部和后部尿道引起尿路梗阻。
【影像诊断】
1.X线 尿路造影不能直接显示前列腺。前列腺增生明显时可见膀胱底部抬高,形态光整,也可表现为膀胱下部宽基底的充盈缺损(图4-1-2)。但对较小的前列腺增生不易判断。
图4-1-2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X线图像
IVP示膀胱内对比剂充盈尚可,其下缘见明显的前列腺压迹
2.CT 平扫CT可见前列腺增大,边缘光滑,形态规整或不规整,其上缘超过耻骨联合,向上突入膀胱内,有时可见钙化灶(图4-1-3)。增强扫描中央带较外周带强化明显(图4-1-4,4-1-5),有时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图像对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形态最有利(图4-1-6)。前列腺周围及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图4-1-3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图像
平扫:前列腺增大,密度不均,前缘略呈结节状,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钙化)
图4-1-4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图像
A.平扫;B.增强。平扫前列腺增大,形态规整,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以内侧叶明显
图4-1-5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图像
A.平扫;B.增强。平扫前列腺增大,形态不规整,密度尚均匀,明显突入膀胱内;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尤以内侧叶明显
图4-1-6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图像
与图4-1-5同一病例。A.冠状重建;B.矢状重建。能更进一步明确前列腺增生后的形态
3.MRI 前列腺体积增大,其上界超过耻骨联合上缘,突向膀胱内,并可压迫精囊。但前列腺增生突向膀胱时膀胱壁一般无不规则增厚,精囊受压也无低信号等异常信号病灶。矢状位和冠状位对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形态最有利,并可显示膀胱出口受压情况。①增生结节T1WI为稍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信号相似;由于增生结节可单发或多发,结节内的组织成分的不同,T2WI信号为多样性,以腺体成分为主表现为高信号,肌纤维成分为主则为低信号,两种成分的混合型一般为不均匀的中等信号。临床以混合型最多见(图4-1-7)。②增生结节周围可见光滑的低信号环,是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假包膜(图4-1-8),有时低信号的包膜影在接近精囊层面由于部分容积效应使外周带出现带状低信号影,尤其在体位不对称出现于一侧时,不要误认为肿瘤。③结节病灶也可相互融合并逐渐增大,使中央带体积增大向外压迫外周带致外周带变薄,甚至呈“包膜”样,即:前列腺外科包膜。
图4-1-7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MR图像
冠状T2WI示前列腺增大,信号不均匀,高低混杂
图4-1-8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MR图像
冠状及轴位T2WI(直肠线圈)示前列腺中央带增大,周边带菲薄,中央带内可见多个高信号的结节及其周边中等信号的索条状结构,其中偏右侧可见一较大的结节边缘呈明显低信号
增强扫描:因增生结节相对血供丰富,一般强化较明显,但多不均匀。动态增强可见增强早期不均匀强化最明显,延迟时趋于均匀(图4-1-9)。
【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常规CT不能区分前列腺的内部结构,仅根据大小来诊断,对前列腺增生和肿瘤的鉴别帮助不大。增强CT尤其是动态增强对解剖分区的显示较常规扫描有利。MRI能显示前列腺内各区带的结构,明确病变的发生部位,有利于前列腺增生和肿瘤的鉴别。
图4-1-9 前列腺良性增生的MR图像
A.T1WI;B.T2WI;C.增强。前列腺轻度增大,T2WI信号略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不均匀
(1)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外周带,而增生结节发生在中央带。
(2)少数起源于中央带的肿瘤,病灶表现为小结节时,MRI平扫信号无特异性,与前列腺增生结节无法区别。当肿瘤增大突出轮廓外或出现坏死,累及外周带和周围组织时,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中央带病灶向膀胱内呈明显不规则隆起;精囊内出现非出血性的异常信号(T2WI低信号),考虑前列腺癌侵袭的可能。临床血清学检查对两者的鉴别也有帮助,如即使前列腺外周带病变不明显,但患者PSA值持续升高在15~20μg/L或以上(排除指检等因素所致),也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3)增强扫描对鉴别发生于中央带的前列腺癌较平扫有意义。增强扫描出现下列征象提示前列腺癌:①中央带结节病灶呈弥漫均匀强化,而不同于增生结节的不均匀强化,或增强晚期与增生结节的信号差别明显。②中央带病灶明显累及一侧外周带,且强化较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