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细胞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1/3,按WHO分类一般属Ⅱ级胶质瘤,好发年龄为30~40岁,病变部位主要为大脑半球白质区,亦可发生于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等部位。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 平片阳性征象包括颅内生理性钙化移位或出现病理性钙化,当合并颅内高压时,成人可见鞍背骨质疏松,儿童可见颅板脑回压迹增多及颅缝分离等征象。由于X线平片出现阳性表现与否,患者都需进一步做CT、MRI检查,故平片诊断价值有限。本章在以后的脑肿瘤诊断中,除非平片有较特殊征象,否则将不再提及平片表现。
2.CT 平扫时肿瘤及瘤周水肿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一般无钙化。增强扫描,多数星形细胞瘤强化不明显,少部分呈轻度强化,强化方式为斑片状或团块状(图6-1-1A、B)。
图6-1-1 星形细胞瘤
A.CT平扫,见右额叶片状低密度,占位效应明显,右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B.CT增强图像,示病灶中心部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其余所见同平扫
3.MRI 平扫瘤体及瘤周水肿呈长T1长T2表现,增强扫描所见与CT相似(图6-1-2A、B、C、D)。
图6-1-2 星形细胞瘤
A.T2WI,见左颞叶病灶呈片状不均匀高信号;B.T1WI,见左颞叶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C.Gd-DTPA增强T1WI,见病灶内有一小片状强化灶;D.冠状面Gd-DTPA增强图像,病灶有一定占位效应,左侧侧脑室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脑梗死常需与星形细胞瘤做出鉴别诊断,尽管两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改变截然不同,但实际工作中两者影像表现常相似,故时有误诊发生。鉴别要点主要有三条:①发病情况:脑梗死发病急、病程短,而星形细胞瘤起病缓慢。②病灶形态与分布:脑梗死多呈扇形分布,且同时累及白质及灰质,星形细胞瘤形态多不规则或呈类圆形,以累及半球白质为主。这些征象在CT、MRI平扫时均能发现。③增强扫描:CT、MRI均可见早期脑梗死以梗死区血管强化为主,亚急性期以后,则出现典型的脑回状强化;星形细胞瘤多无明显强化,少数呈轻度强化,表现为斑片或团块状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