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发性脑间隙梗死

多发性脑间隙梗死

时间:2023-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认为系由乳多空病毒科JC病毒和SV-40病毒感染所致的进行性髓鞘脱失。确诊有赖于脑活检。中年人,细胞免疫缺陷者,起病较急,病情进行性加重,昏迷。脑内多发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病灶,具有脱髓鞘病灶特点。病理改变主要为脑灰白质散在分布的小神经胶质结节和多核巨细胞,可见神经胶质增生,局灶脱髓鞘及脑萎缩。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白质,可累及大脑、小脑、脊髓、胼胝体及视神经;急性期可有明显强化。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一种少见的进行性白质脑病。目前认为系由乳多空病毒科JC病毒和SV-40病毒感染所致的进行性髓鞘脱失。常继发于细胞免疫缺陷者。多见于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结核、肾移植、红斑狼疮、艾滋病及结节病等。多于40~60岁发病,30岁以下很少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较急,进行性昏迷,常于3~6个月死亡。血清学检查乳多空病毒抗体滴度增高。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常正常,但应用PCR技术可发现JC病毒DNA。星形胶质细胞感染后胞核异常增大,形成巨大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为特异性改变。确诊有赖于脑活检。

【影像学表现】

1.CT 脑皮质下白质多发低密度灶,外侧缘呈波浪状,内侧缘光滑,好发于顶枕部,界限不清,无占位效应。病灶分布不均,多为单侧受累,也可累及双侧。病灶早期呈类圆形,以后扩大并互相融合,较少累及小脑、脑干及脊髓。晚期可出现脑萎缩。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生本病,50%同时累及脑皮质。

2.MRI 皮质下病灶呈多发长T1、长T2信号,多有逐步融合、扩大趋势。多无强化效应,特点如CT表现。

【鉴别诊断】

中年人,细胞免疫缺陷者,起病较急,病情进行性加重,昏迷。脑内多发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病灶,具有脱髓鞘病灶特点。

1.HIV感染 又称HIV脑炎。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直接脑感染,临床症状为进行性痴呆,反应迟钝,语言和运动障碍及记忆力减退等。病理改变主要为脑灰白质散在分布的小神经胶质结节和多核巨细胞,可见神经胶质增生,局灶脱髓鞘及脑萎缩。影像表现为弥散脑白质病变,多两侧对称,无占位效应,多位于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但皮质下及灰白质交界区正常。不强化。边界不清,多可融合。

2.多发性硬化症 青年女性多见,反复发病病史。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白质,可累及大脑、小脑、脊髓、胼胝体及视神经;急性期可有明显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