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获得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欧美地区发病率高,好发于青壮年女性,15~50岁多发,30~40岁为发病高峰。半数患者急性起病,症状常有反复缓解和加重。脊髓的多发性硬化以颈髓多发,常与脑多发硬化同时存在。也有一些病例脊髓首先受累。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可正常,其中1/3患者脑脊液淋巴细胞略增多。
【影像学表现】
1.X线、CT 不能诊断脊髓多发性硬化症。
2.MRI 急性期病灶呈长T2信号,严重时脊髓轻度肿大。病变多于脊髓背外侧,间断性多灶不对称分布,严重时亦可融成1个或多个长条状,边缘不清的长T2信号病灶,T1WI信号改变不明显,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有点条状或边缘部小片状强化(图11-6-1,11-6-2)。慢性期病灶亦为长T2信号,可有脊髓萎缩,无强化效应。
【鉴别诊断】
脊髓多发性硬化多与脑白质内病灶同时存在,再结合临床中青年女性多见,反复交替发作的病史,一般可明确诊断。
需鉴别的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两者脑白质与脊髓均可同时受累,病灶特点与多发性硬化相类似,鉴别主要根据临床病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有起病急、发热及此前感染病史。
图11-6-1 脊髓多发性硬化症
A.T1WI,颈4,5椎体水平脊髓信号减低,脊髓膨大;B.T2WI矢状断面像,颈段脊髓多处高信号区,颈4,5水平最为明显;C.T2WI水平断面像,高信号病变偏于背侧和外侧
图11-6-2 脊髓多发性硬化症
A.T2WI矢状断面像,颈7椎体水平脊髓内高信号病灶,脊髓稍增粗;B、C.T1WI冠状、水平断面像,病灶边缘部斑点状强化,位于脊髓的背外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