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灭菌
(一)流程1:污染器械回收
1.在器械使用科室进行污染器械回收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由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包括门诊、科室和专科使用后的污染器械。
2.对回收的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核查并确认登记
(1)污染回收时,污染器械应放在有盖的容器中或使用封闭专用车,运送至消毒供应室污染区进行处理。
(2)污染较多血液和污物的器械应在使用部门进行初步处理,或者采用保湿和封闭的方法送到消毒供应室处理;一些物品必须由使用科室在使用后就地进行预处理,如阴道窥器、直肠窥镜等器械。
(3)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品和材料,不能进入消毒供应室。
(二)流程2:污染物品接收分类
1.根据器械的材质分为金属、橡胶、玻璃、塑胶等,根据形状分为尖锐器械、轴节器械、卡锁器械、盘、瓶等;各种分类的物品应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或清洗装置上,注明标记防止混乱。
2.标明“特殊感染”的器械,需要根据清洗消毒条件选择处理方法。
3.专科器械可根据使用科室不同进行分别处理。
(三)流程3:清洗、消毒
1.预清洗步骤
(1)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水隔离衣、工作鞋,戴口罩、眼罩(或面罩)、手套、工作帽。
(2)先进行器械清洗,后进行器械消毒;特殊感染疗养员使用的器械,应选择特殊污染器械清洗消毒方式。
(3)轴节器械、卡锁器械、有明显干涸污渍,必须经过手工预处理;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时,应设预冲洗程序。
2.主洗步骤
(1)预处理后的器械进行主洗步骤,指使用医用的清洗剂进行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以去除污染物,宜采用含“酶”清洗剂。
(2)手术器械和各种钳、镊、剪等必须使用超声清洗方法或其他的机械清洗方法进行清洗。
3.漂洗冲洗步骤 经过主洗之后,对器械进行两次漂洗冲洗,去除清洗剂;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应使用饮用水。
4.最终漂洗冲洗步骤 最终漂洗冲洗步骤,必须使用软化水或蒸馏水。
5.器械消毒步骤
(1)耐高温的器械宜选用物理消毒法。
(2)采用手工清洗可用煮沸消毒法(100℃,3min),煮沸消毒必须使用蒸馏水或纯化水,煮沸时可加入适量水溶性器械润滑剂,煮沸消毒后的器械易于加快干燥。不耐高温的器械选用化学浸泡法消毒;消毒后的器械必须充分漂洗冲洗,去除残留化学消毒剂。
6.运送工具清洗消毒步骤 每次使用后的污染回收容器或回收车,必须清洗消毒。
(四)流程4:器械制作包装及工作程序
1.器械烘干步骤
(1)应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器械处理,尽可能避免人工擦拭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2)不宜采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器械的干燥处理。
2.器械检查、维护步骤
(1)包装前必须对器械进行洁净度检查。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应光亮、干燥,没有污渍和锈迹。
(2)需要检查每件器械功能完好性。器械不变形,没有裂隙,关节灵活,螺丝牢固无松脱,咬合整齐紧密。
(3)精密仪器可借助放大镜检查。
3.器械装配步骤
(1)根据器械装配文件进行器械装配。提倡使用单件器械包装形式,多种器械组合包应按照一次使用量装配组合。
(2)尖锐或精密器械应有防护措施,避免刺破无菌包装或损伤器械。
(3)胶管类物品不能受压和打折,防止变形粘连。
(4)多种器械组合包装时,固定摆放位置和顺序,方便临床使用,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每个器械包中应放置包内灭菌化学指示卡。
4.器械装配的核查步骤 经过装配组合的每个器械包必须进行核对,保证符合装配要求。
5.器械包装步骤
(1)正确选用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包装。使用的包装材料须清洁,提倡使用一次性包装材料,使用布类包装必须一用一洗。
(2)物品包装严密,无菌包打开后应留有明显的开封痕迹。
(3)包装上应标明物品名称、有效日期、灭菌日期、操作人、核对人。
(4)包装表面贴化学指示胶带。
(5)包装后的器械包,质检人员每天进行抽查。
(五)流程5:灭菌及操作过程
1.灭菌装载步骤
(1)包装后的物品宜使用专用篮筐装载灭菌,或者摆放在灭菌器搁架上进行灭菌;小件物品必须放在篮筐中灭菌。
(2)灭菌包体积不大于30cm×30cm×50cm(预真空),30cm×30cm×25cm(下排气)。
(3)灭菌包重量不大于7kg(金属),或5kg(敷料)。
(4)灭菌包摆放中,其上下左右均间隔一定距离,至少相隔2.5cm,以利于蒸汽置换。
(5)尽量将同类材质的物品装在一起进行灭菌,例如器械与纺织品宜分别进行灭菌;如果必须同时灭菌,纺织品宜放置在上层,金属器械类物品放置在下层,较大的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防止出现湿包。
(6)手术器械盘应平放,保持器械均匀分布不混乱;纺织物包应竖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干燥。
(7)纸塑包装的物品应当竖放在篮筐内或架子上,塑料面朝下或朝上都会导致水分的滞留。
(8)装载的物品不能接触灭菌器的内柜,防止接触冷凝水。
(9)记录各类物品装载的日期、时间、灭菌器设备序号、灭菌循环次数、物品名称、数量、操作人等情况。
2.灭菌步骤
(1)每天灭菌器测试合格后才能开始当日的灭菌工作。测试项目包括每天进行的BD试验、工艺测试,必要时进行生物监测,各项检测结果详细记录,档案留存三年以上。
(2)根据器械材质选择高温灭菌或低温灭菌。
(六)流程6:无菌物品储存工作流程
1.灭菌后物品接收步骤
(1)灭菌物品需冷却后,再从灭菌器内取出;过热的物品在搬运中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造成湿包。
(2)灭菌后物品必须查验以下项目:①检查包装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②检查灭菌物品是否有湿包,湿包视为污染包。
(3)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是否合格。
(4)检查物品上标注的日期是否正确,物品名称标志是否清楚。
(5)登记灭菌器序号、循环次数、物品名称、数量等信息。
(6)灭菌包坠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应视为污染,不得使用。
(7)已灭菌物品不得与非灭菌物品混放。
2.储存摆放步骤
(1)物品摆放位置规格化,应做到物品分类摆放、摆放位置固定、位置有标记。
(2)无菌物品摆放有序。有效日期临近的在前,先发放;远期在后,后发放。严禁出现过期物品。
(3)一次性物品必须拆除大包装,以中包装形式存放在洁净室。
3.分装备物
(1)根据临床物品领购单进行无菌物品分装备物。
(2)记录发放和领取的科室、物品名称、数量、有效期、物品发放人、物品接收人等信息。
(七)流程7:无菌物品发送
1.运送无菌物品的车、容器等工具,必须经过清洗或消毒处理。
2.无菌物品必须装放在封闭式下送车或容器里进行下送。
3.发送回收物品应定时、按规定路线进行。
4.发送无菌物品和回收污染物品的人员和工作要分开进行。
5.记录发送物品的日期、使用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物人、接收人等信息。
二、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入库
(一)待检区
凡是进入库房的物品应暂时放在待检区,经过检验、登记后才能进入到储存区。
1.入库 根据计划定时领物入库。
2.检验 对入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进行质量验收。
(1)验收每箱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
(2)物品外包装清洁,标识清楚;没有污渍、水渍、破损、变形、霉变。
3.入库登记 记录每批次入库物品,内容包括:入库日期、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
(二)储存区
1.码放储存
(1)存放于专用库房中,环境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温度18~22℃,相对湿度<60%。
(2)物品储存柜架必须离地高20~25cm,离天花板50cm,距墙5cm。
(3)物品在库房中以大包装形式存放。
(4)物品应分类码放,固定摆放位置,并设有标牌。
(5)物品按有效日期顺序码放和发放;接近失效期的先发,远期后发。
2.出库登记
(1)建立物品出库记录和物品出库记录单。
(2)每次发物出库及时填写记录单,记录发送物品日期、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物人、接物人等内容。
(3)定时进行出库物品记录和物资清点。
(三)退货区
1.不合格物品应放置在退货区,使用科室退回的不合格物品、过期物品、储存运输途中损坏的物品均应放在退货区,并报告科室负责人进行处理。
2.非物品质量问题可进行换货。
3.引起不良反应的物品质量问题应停止使用,并由医院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做退、换货处理。
4.退货区物品处理之后,及时退出库房。
(孙爱国 刘晓洁 巩淑惠 王 丽 朱立红 李晋红 王继玲 祁 燕 梁 利)
参考文献
[1]梅桂萍,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余艳.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57-59
[3]夏本立,冯正直,杨国愉.特殊作业军人心理健康指南[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6:1-86
[4]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77-83
[5]赵曦光.疗养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6]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7]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2002
[8]王英,张丹,刘民力.加强医院门诊工作管理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06,13(3):12-13
[9]王陇德.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3-7
[10]李丽,汪玥.门诊部组织师以上干部查体的做法[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1):1406
[11]罗旭,连斌,许苹,等.医院建立体检中心的市场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90-191
[12]任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65-766.
[13]李智梅,刘忠俊,杨春.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47-48
[14]聂枫,魏聿萍,张佳.门诊抽血室防范风险事件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50-51
[15]尹兰荣,尹利军.护理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395-396
[16]时光宇.医院光盘病案管理系统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06,14(4):55-56
[17]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
[18]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6
[19]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