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挥发性强、长期慢性接触,不仅对呼吸道、皮肤、神经系统和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甚至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应当注意防护。
一、防护措施
1.根据化学消毒液的毒性、刺激性,选择戴好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眼罩等。
2.消毒液应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定位放置,定时检查,标识清楚,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或有涂改者,不得使用。
3.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液,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前应了解消毒剂的性能。
4.各类挥发性消毒剂使用后应进行空气流通。
5.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时间及有效浓度。禁止热水冲泡引发灼伤,如含氯消毒剂;严格按科学方法进行配制,如高浓度过氧乙酸可致皮肤损伤甚至烧伤。
二、应急预案
1.发生消毒液中毒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明确液体的性质,遵医嘱进行解毒处理。
2.根据中毒的途径采取不同措施清除毒物。
(1)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
(2)皮肤、黏膜接触中毒者,在第一时间内,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也可用棉花或吸水布吸干皮肤上的药液,绝不可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
(3)对于口服中毒者,非腐蚀剂可用洗胃机进行洗胃,如为腐蚀剂,时间短、腐蚀不重者可插胃管进行小量手工洗胃,然后注入黏膜保护剂。
3.对于病情危重的应立即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呼吸心跳停止的,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的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休克的立即进行补液、补血等。
4.密切观察中毒症状的改善、消毒剂的反应,以及神志、面色、呼吸、血压等情况的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
5.及时向上级汇报,协助了解事情经过,制定相应措施,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